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王师北定在线阅读 - 第231章 军人职责 保国卫民

第231章 军人职责 保国卫民

    第231章军人职责保国卫民

    次日我还是准时起床,好不容易从温柔乡中挣脱,下了床轻手轻脚的出了房门,到了楼下,一看五名侍卫一个不落的都来了,我说道:「不是告诉你们,休假三天吗?怎么不多睡个懒觉?」

    五名侍卫异口同声的回答:「主公说的,习武的人,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父知道,三天不练大家就都知道了。」

    我说道:「都是好样儿的,那就一起奔跑吧!兄弟们!今天我们去看第二近卫军,来回约20里不到,都跟上来吧。」

    我们向东南方向,跑了八里半左右,就碰到一个营区,与屯垦区不同的是,虽然同样有灌木丛,但是中间不再是篱笆,而是坚实的木栅栏,每隔一百步,并设有一个高出地面三十尺的箭楼,兼俱瞭望塔的功能。

    我们还离营区门口约30步,马上有一位战士跑出来喝问,并要求止步,除了该名战士戒备森严,他的同僚也在哨所内正瞄准着我们,两旁的箭楼也没闲着。

    五名卫士一看这个阵仗,赶忙先把我团团围住,方志斌低喝道:「主公出来巡视,眼睛睁大一点,嘴巴闭紧一点,不要张扬,不要吵到旁人。」

    这名战士上次见过我,马上吹一声口哨,立即上前见礼,精神抖擞,整个精、气、神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回礼后请他带路,让我看一下营盘,没想到却碰到一个软钉子。

    这名战士回答:「请主公进哨所内奉茶,其他人等暂时委屈一二,待我请示什长后,再行定夺。」我说道:「不必了,我从外面看一看也一样,没有特别的事,谢谢你,你的反应很好!」

    所以诸葛武侯说过:「兵随将转,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兵。」此言将之重要。为将者要「以身教,不以言教」。打仗时,将军要到最险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

    宋明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其引《朱子语类.卷一○四.自论为学工夫》:「先生多有不可为之叹。汉卿曰:『前年侍坐,闻先生云:『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兵随将转,将逐符行。』今乃谓不可为。「曰:『便是这符不在自家手里。』」

    宋明理学家拘泥于他们曲解的儒家思想,说甚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遍查儒家经典、朱熹理学著作,并没有此话的出处,孔子、孟子更没有说过。后来才发现这是朱熹个人的错误见解而已。

    《左传》是儒家的经典教材,儒家对于「君难」的看法是:「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就是说国君为了社稷国家去死,死得其所,我们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如果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那么大臣们又不是他个人的奴才,谁该为他去死呢?

    这就是儒家对于君臣生死问题的态度。大臣不是君主私人的奴才,怎么会有「君让臣死,臣就必须遵守臣道去就死呢?」

    《孟子·万章上》说:「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按儒家的看法,在君权之上,还应该有「道」。对那些德高望重的得道贤人,君主应该恭敬如师,不能以臣子对待。「君权并非至高无上!」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也不是儒家教义。《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记载这样一件事情,曾子犯了小过,曾子的父亲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将曾子打昏了。

    曾子苏醒后向父亲赔罪:「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

    孔子教育曾子说:「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可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并非孔子主张。

    父母有服从「天下大义」的义务,对父母的错误儿女有责任纠正。更何况父母的子女还是天子之民,非父母之私有,父并没权力要求子亡。「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若说是孔子的主张,简直是对孔子的侮辱!」。

    望向营盘内,刁斗森严,有岗哨、有巡逻哨、还有箭楼,戒备严谨,只能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了,我就放心了。在朱熹等宋明理学家的看法,忠君就是极致了,但是依正统儒家的看法,在君权之上,还应该有个「道」,这个「道」是甚么?应该就是「全民的福祉」。

    以军人而言,这个「道」就是「国家、责任、荣誉」的核心价值,军人的职责是保国卫民,所有国军官兵都必须深切了解爱国情cao的重要,具备「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正确认知,进而发挥军人的武德精神。

    没有中心思想、核心价值的军队绝对无法在战场上求胜。所以要知道在最高领导人之上,还有纪律、准则与规范要遵守,如果他们毫无原则的把我迎接进去,我反而要大失所望了。

    在往回跑时,望向西南近处数百尺的仙范市,已可见到简单的僧房一栋栋的盖起来,知道师父、师叔祖等人就在其中,但是时间有限,只能待会儿再去正式拜访了。

    回到豪华、瑰丽、风光旖旎的温柔之乡,五位佳人都已经自动醒来了,看到我进来,都含情脉脉地看着我。

    我说道:「五位同学今天表现优良,没有赖床,校长要给你们一个奖励,每个人都要用公主抱抱下来,公主抱很简单,你们只要紧紧地搂着我的脖子,靠紧我,其他交给我就行了。」

    杨欣年纪最小胆子也最小,被我拦腰抱起吓得惊叫连连,我说道,赶快搂住我的脖子,一点事也不会有的,果然平平稳稳地转了两圈,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下,我轻轻地将它放到床沿,杨欣已羞红着脸低着头不敢看人。

    接着每位佳人都一样,我再下床为每位佳人穿好鞋袜,然后在双颊各重重的吻一下,每位佳人也都重重的吻回来,并露出幸福无限的笑容。

    经过施世纶的童言童语让我惊醒,我无法做到一心一意,我体认我对于佳人们是有亏欠的之后,回归现实,现在还是在爱情的赏味期,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刻骨铭心,但是赏味期一过,一切都会现出原形的。

    那我们之间爱情的原形是甚么?就是平淡的生活。所以首先就是要将赏味期保鲜,让赏味期尽可能的延长,而且只能让它慢慢退色或淡化,不可以让它一下子就味同嚼蜡,这个责任在我。

    而且在开始退色或淡化的时候,要让彼此之间又有的新的元素加入,譬如家里有了新的共同关爱的重要角色加入,共同培育出来新的生命——爱情的结晶,这个责任在两者之间都有。

    但是这些都还是有赏味期,期限一到,就像左手摸右手,一点感觉也没有了,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双方有共同认知,都认为那是极其重要,可以共同奋斗一辈子的事,使得双方变成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共同伙伴。

    一但有了可以共同奋斗一辈子的目标,那就没有赏味期的烦恼了,因为要做好每一件事谈何容易,不但要全心全意的投入,而且还需要旁人的协助与指导,更需要如《孟子.尽心上》所云:「……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牺牲奉献之精神。

    一想到对于未来的相处之道有解了,我突然精神百倍,大喝一声,盥洗去啰!五位佳人都被我的失态吓了一跳,齐声抗议,盥洗就盥洗,干嘛那么大声吓人呀!

    因为只有三间浴厕,我跟杨欣分到一间,盥洗时杨欣问我:「常常看到我似有似无的有一抹忧色,是不是有甚么烦恼?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一下!说不定就有解了。」

    我用手指刮了杨欣小巧可爱的瑶鼻,说道:「我原来以为人小鬼大只有施世纶一个,原来我们家也有一个,妳怎么看出来的?」杨欣说道:「人家看你常走神,可能是事情多了,不足为奇。但是这次看到你,对我们的爱意增加了,笑容却变少了,显然是心里有事说不出口。」

    我说道:「妳真是心细呀!我的确有心事,但我会在适当时机再与妳们商量对策,请妳暂时不要说出来,先做个快乐的新娘再说,好吗?」杨欣眼泛泪光点点头说道:「校长,真好!」我说道:「又来了,家里没有校长,过来,要处罚妳,亲一个!」

    盥洗完毕我们六个人精神焕发的下楼,准备用餐,伙房什长已等在楼梯口引导我们入座,我问伙房什长,五名侍卫怎没上来用餐,伙房什长回答:「主公为人真是没话说,不要说主从有别,自己都还没吃,就先关心部属吃了没,他们现在正在楼下吃得正欢呢!」

    早餐吃得很丰盛,其中还有面点,我问伙房什长哪来的面粉,他说是原来西班牙人留下来的,还经常轮换,所以都是新鲜的,我问道,还有剩吗?伙房什长回答,还有几十麻袋呢!

    饭后我请五位佳人上楼去换上轻便衣服,但要带上一件外套或披肩,因为贝湖可能比较冷,我去厨房弄点吃的,给快船上的水师战士开开洋荤。准备妥当后,大家都到楼下门口集合就是。

    我请伙房什长带路到厨房去,伙房什长这下吓得不轻,问道:「主公真的要弄甚么吃食,告诉我就是,何必自己动手,惹人议论。」我说道:「我正要请你当下手呢!请你帮忙切一大碗的葱花。」

    不一会儿,一大锅的面疙瘩,够三十个人吃的份量煮好了,我留下十人份给伙房人员尝鲜,其他二十人份的面疙瘩、葱花及餐具则由五名侍卫轮流抬去临时渡头,并请伙房人员等会儿再来拿回餐具。

    到了临时渡头,管带下令解缆准备启航,我赶忙叫停,请大家稍待片刻,「丈母娘家的狗,也要吃了再走」,我给大家开开洋荤,这叫面疙瘩,请大家试试。

    有人说吃饱饭溜一圈回来,照样可以再吃一顿,果然没错,每个人呼溜溜的又都吃了两碗,一下子就锅底朝天了,只是我看到每位水师战士,一面吃还一面掉着泪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