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王师北定在线阅读 - 第225章 翻身农奴 把歌高唱

第225章 翻身农奴 把歌高唱

    第225章翻身农奴把歌高唱

    道别新里市最西边,也是最大的一个屯垦区里勤奋、热情的原住民及战士们,我们越过新里市往南,向着新梅市一路行去,这一带地势平坦,马里劳河走得弯弯绕绕的,几乎把新里市、新梅市绕了个遍,这倒便宜了各个屯垦区的水圳工程。

    由于马里劳河不小,因此整个这一带区域就像在河里的河岛一样,每个地方处处都像是「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这里的风光就像窈窕淑女,美好、善良而文雅,品貌端庄、丽质天成又婷婷玉立。

    在幽静的河边,碧绿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淌着,清澈的河水中,时而有鱼儿自由自在的游过,河岸两边的乔木、灌木丛倒映在河中,如诗如画。

    在屯垦区里,都是刚插秧不久的稻田,秧苗稀疏,水田里还泛着涟漪映着天光,生命初始的秧苗,一畦畦一点点,远远望去成片成片的,绿意盎然。

    在小山坡上,一棵棵参天的巨木郁郁葱葱,气势蓬勃苍翠茂盛,千姿百态遮天蔽日,充满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美景天成。

    一行六个人走了十余里,正将要进入新梅市时。侯海雄又大叫一声,指着南方2里处,又有一处矿场,这个矿场超大,约有750甲,我们一行六个人再一路跑过去,走近一看,整个矿区还算整洁,工具也都收拢在一间小屋子里。

    其实大家都看到了,只是不敢相信,一个矿场在如此肥沃的土地上,占用这么大的面积,矿区里有凿下来成方块、成条状、成片状的石块,整齐的迭放着,有些已长了厚厚一层青苔,显然已摆放了颇有时日。

    到了摆放工具的小屋子里,各式工具也是分类整齐的推放着,有钻孔用的凿子、有金刚石绳锯、有大块的楔子、有大铁锤、居然还有不少的火药。

    现在我知道了,这是一个官方的露天采石场,所以有火药,而且主要是以大理石矿为主,因为成品中有许多材质良好的大理石,西洋人建筑喜用石材,来到火山、地震频繁的东方,习惯还是没改,所以能留存下来的大型建筑遗迹并不多。

    750甲良田荒废在这里也不是办法,真正采石及加工用地,其实用不到100甲,我军现在尚用不到这些石材,修路用这么好的石材也嫌浪费了,因此其他的空地还是要多加利用才对。

    因此我请方志斌写一封信,以我的名义通知黄公爷部,石材原料、成品、半成品露天存放即可,工具请妥善保存,火药送中华兵工厂加工后再利用,其余尚约有700甲良田,请善加运用。

    新巴市距离马尼拉仅剩三十余里,其地形、地势、水文等自然条件,与新里市、新梅市类似,而且以后经过机会多的是。

    由于我们一行六个人进入这个超大的采石场,已偏离原先的预定路程甚远,因此我临时决定绕过新梅市,也不去新巴市了,否则行程太赶,走马看花,看不出个所以然,直接往第四个目的地新加市前进。

    新加市离马德雷山的山脚下不远,马德雷山位于吕宋岛的东北,也是吕宋岛最长的山脉,因此靠山的新加市风光与靠海的新里市、新梅市大不相同。

    由于此地的地形、地势是有坡度的,而且山脚下的水资源相当丰富,因此引水、排水渠道很容易施工,接近新加市时,处处可见渠道纵横。但是池沼、水塘则少见了。

    整个区域内,有共享的大型渠道,也有小一号的渠道,应该是某个聚落或屯垦区专用的,但都整治得有条有理,显然施工之前,各聚落、各屯垦区之间都已事先协商好了。

    进入新加市之后,聚落渐趋密集,已渐渐看不到屯垦区,此时太阳西下已近黄昏,景色无限美好,田里的勤劳民众逐渐收工,准备回家。山坡上牧童放养的小牛、羊儿,也从村落外的山坡缓缓地走下来,也都准备回家了。

    我想趁着天尚未黑,到山脚下看一下那里的一个超大的水塘,它是调节雨季、旱季水量不可或缺、宝贵的自然资产。由于单凭记忆,大水塘确切位置还是得问问路。

    我唱了个肥诺,请教一位刚从田埂下来的农夫,听他的口音似是闽南人,一听我们要去见大水塘,他郑重地劝说道:「小哥儿,那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我们从小就被告知,没事不要去打扰仙人,晚上更不可以去,而且也太远了,在东南方向,有十五、六里路呢!」

    我谢谢他的告知,那我们明天白天再去瞻仰一番。显然是我的记忆有一些偏差,今晚是去不成了,而且这么远,到了那里早就天黑了,黑灯瞎火地也看不到甚么。

    老一辈的人为了保护自然环境,都喜欢用神鬼之说,来吓唬人,让人不敢任意靠近环境敏感之处,藉以保护风水宝地。利用人们敬天地畏鬼神的心理,这招千百年来,始终如一,而且还真是百试百灵,非常灵验有效。

    正问路完毕,有位战士气喘吁吁的跑过来,问道:「可是主公当面?」我回答:「我是陈梦纬。」

    这位战士说道:「属下是王提督辖下的标兵,可怜的他今午预期主公会先去新巴市,所以才赶去那里守候,新加市只留下我等五人守候,其中又只有我没见过主公,却被我碰上了,真是祖上积德呀!

    我们这个聚落在离此一里半的东北方,共有六百余户,有将近三千人,是附近最大的聚落,因此王提督的帅帐就暂设在聚落的会堂,其实所谓帅帐,包括五位长驻战士连同王提督总共也就九人,王提督带走三人,现在就剩下我们五位长驻战士。

    我们这个聚落也是闽南、客家混编的聚落,刚刚与主公谈话的农民,就是本聚落的早期中华移民,来自漳州,都是实诚之人,恭请主公随我等光临我们的聚落。」

    刚刚跟我谈话的农民还站在一旁,我问他道:「伯父现在的日子过得可好,有没有需要政府改善的地方,尚请不吝指教。」刚才讲话顺溜得很,现在却正张口结舌地说不出话来,眼看着就要屈膝行大礼。

    我赶紧扶住他说道:「我军不作兴这些虚礼,大家都平等互相尊重就可以了,请站着说话何如?」

    敢情这位农民还是个话唠,恢复正常后,嘴儿一张就收不了。

    他说道:「过去西班牙人统治期间,在人屋檐下苟延残喘的活着,征粮收税动辄两成以上,经常说变就变,还不时强迫要求服劳役,耽误农时不说,不但无偿,还要自备粮食,经常一去就要工作三个月,而且都是重体力活,因此到了每次服劳役的后半期,多是饿着肚子干重活。

    现在自己人当家作主,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征收公粮事先说明,让人民有自我调整的空间,而且只收一成,其实政府投入于公共建设的经费,还远多于所收的税金。

    政府征求人民服劳役都是自愿性质的,不但还有偿,还保证有吃有住,所做的劳役,其实做的都是为了聚落民众而作的水利、道路等工程,我们拿了工资都觉得不好意思。

    十余天前公爷夫人,来探视我们,态度和蔼可亲,要我们有问题不明了可以随时反映,必要时她还会再来亲自说明,中午与我们同桌吃饭,说是主公推行的男女平等、人人平等。

    公爷夫人与我家婆娘还很谈得来,我家婆娘现在天天挂在嘴上的,就是公爷夫人说这如何,公爷夫人说那如何,每天都得意得很呀!

    还有主公问起的那个大湖,其实是在新诺市东方,只是我们不爱这么说,虽然我们也有来自大湖的引水渠道,但为了维护大湖安全,我们用的是暗渠,表面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至于神仙居住的事,主公是紫微星君,主公一到众仙自然要回避,因此主公应该是随时可以去的。……。」

    我看这位农民肩上还扛着犁,手上还牵着牛,说了这么多话,额头上已沁出了一层细汗,我怕他会累出病来,赶紧打断他的长篇大论,因此建议我们边走边谈。

    我不该又问了一句:「你们这些大件的农具,为何不放在田里,每天扛来扛去不费事吗?」这位农民已累得走路都不稳了,听了我的问话,顿时又来劲了。

    他说道:「这些宝贝疙瘩可是我们的吃饭家伙,而且价值不斐,每天扛回去后还要保养,泥土要剔干净,犁头要洗过擦干,若放在田里夜间露重,容易生锈,使用寿命就短了。

    而且牛只在田里工作比我们农民还要辛苦,因此农具都由农夫自己扛,让牛可以从下田后就得到充分休息,晚上还要带牠去泡水或擦水。因为水牛生活在热带,泡在水里可以快速散发热量,特别是干活后下田,很累很热就更喜欢舒服地泡在水里。

    另外,晚上蚊蝇特别多,泡在水里可以减少蚊蝇的叮咬。所以,水牛喜欢泡在水里一段时间,我们都说那是「浴药」,是维持牛只健康的一个重要程序,轻忽不得的。

    晚上睡觉时还要替水牛烧熏蚊草驱蚊,让牠好好睡,这样明天牠才有体力可以继续干活。……。」

    还好,很快就到了聚落的会堂,战士劝他赶快回去休息,我请他不要惊动聚落内其他人,他才意犹未尽,与我道别,依依不舍地,牵着牛、扛着犁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