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苏渠山回家
次日晌午,苏沫儿正在院子里煮饭,栅栏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回头瞧见阴沉着脸的苏渠山。 呦呵回来了! 还臭着一张脸。 给谁看呢。 苏沫儿撇撇嘴,一看苏渠山的表情她就知道发生过什么事儿了。 肯定是从县城里回来,去了大房那边儿,结果被臭骂了一顿。 现在心里藏着气,黑着脸走回家里。 “回来了,在院子里站着做什么,赶紧进屋,外面冷。”周氏听见院子里的动作,走了出来。 走到苏渠山身边拽着苏渠山的袖子就往屋子里走。 “……”苏渠山刚打算说些什么。 就听见周氏给了他一个惊喜:“他爹,你又要有孩子了。” “什么?” 苏渠山猛地低头。 “还在还小看不出来的,得等等。”周氏声音柔和。 苏渠山的脸色慢慢变得温和起来。 盯着周氏的肚子,小心翼翼的。 即使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在知道可能还会有一个孩子的事儿,苏渠山的心里依旧是喜悦的。 至于孩子生下来怎么样? 能不能样的很好? 这就不在思考的范围之内了。 这时候的人,生了孩子就开心,从不会算计养孩子的成本,教育也好医疗也罢,都不用思考。 孩子吗? 拉扯拉扯就会长大。 之后长大之后的事儿,除了娶媳妇儿生孩子也没有别的。 认知就是这样,悲哀的人从不知道自己悲哀。 苏沫儿恍惚想到后世那些在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生孩子吗?不生?怀孕了怎么办?是生下来还是打掉,生,养得起吗?打,对身子有伤害吗? 先不说有了孩子就得准备学区房猪呢比孩子的教育成本就,就孩子生下来以后的奶粉钱都足够压的一部分人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代的人呢? 根本不会思考。 苏沫儿盯着周氏的肚子瞧了一会儿。 深深叹口气。 继续忙碌灶房的事儿。 苏渠山回来了,那晌午的饭就得做一点儿,至于菜,家里还有两根白萝卜,用开水焯一下,拌上盐,有点儿咸味就成了,至于其他的,暂时也弄不出来。 毕竟县城忒远了一些,想要炒菜就得有油。 得买来五花rou炸猪油。 苏沫儿本来计划的是改天逢集的时候去一趟,多买些东西,搬家之后,苏沫儿发现家里缺少的东西可不是一点儿两点儿的。 木碗得买上几个,水桶也得有,洗衣服的盆子更不会能少。 还有红糖鸡蛋各种日用,苏棠补身子的药。 不当家真的是不知道柴米贵,苏沫儿都有些担心自己手里的钱不够花了。 晌午饭好了,苏沫儿就跟端到桌子上。 敲了敲周氏休息的房间的门。 “娘吃饭了。” “诶。” 周氏应了一声,小声跟苏渠山说了两句什么,俩个人就往外头的堂屋走了出来。 苏沫儿熬的粥火候很到位。 每个人碗里的米都不少。 这么下去,一袋子的米顶多就是吃上一个月。 家里的情况苏渠山在周氏嘴里了解的差不多。 这次分家,甭管承认不承认都是分家了,改变不了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日后能够帮衬爹娘那边的时候,帮衬一下。 不管怎么说,那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人。 亲爹跟亲娘、 不能因为分家了就不管了。 幸好苏沫儿不知道苏渠山的现在在想什么,否则一句呵呵是少不了的。 帮衬老苏头那边,怕不是活在梦里呢。 “沫儿,你这样煮饭,家里的米吃不到一个月就要见底了。” “一个月之后爹爹不就有工钱了吗?” “你怎么知道?”苏渠山愣了一下。 他似乎没说过这些话。 “猜的,县城里漆匠的活儿好作吗?”苏沫儿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搪塞过去。 “还好,除了有些忙碌其他的都很好,每天早上会有两个白馒头,腌制的小萝卜随便吃,米汤管饱,晌午都是白花花的大米饭,干饭不是粥,一顿的饭顶上咱们家一天的,吃的好睡的也好,你就不用cao心了、” “……”听见苏渠山这么说,苏沫儿还真的就不担心了。 苏渠山已经是个大人了。 走出家门就得立起来站得住。 若是苏渠山出门打个工,当闺女的就得提心吊胆,每天想着老爹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睡好。 那日子还能过吗? 后世还能有个手机联系一下,现在…… “爹你放心就好,我不会让你媳妇儿女儿跟儿子给饿到的。” “谁担心这个了。”苏渠山瞪了苏沫儿一下。“算了,等没有米粮了,我去县城的粮油铺子赊欠一点儿,正好是长身体的时候,不用太节省了。” “……”苏沫儿多看了苏渠山几眼,这种话是苏渠山能够说出来的吗? 她还以为苏渠山要说家里粮食少,得少吃一些呢。 因为没有苏衡在,饭桌上稍稍有些热闹。 几个人凑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说话,氛围倒是十分的良好。 苏柒听着别人说话,时不时插上一嘴。 至于苏棠,老实数米粒,对于外界发生的事儿,似乎是一点儿都不在意。 “爹,我想要一个梳妆镜,一个小衣柜。” 苏柒突然说道。 周氏视线落在苏柒身上,脸上多了几分不满。 家里什么状况又不是不知道。 要什么要,什么都没有。 苏渠山扯了扯周氏的衣服:“你别把孩子给吓到了。” 现在有了挣钱的路子,苏渠山似乎自信了很多,说话的时候虽然依旧讷讷,但是声音拔高了几分。 听在耳朵里舒服了很多。 对于苏渠山的这点儿噶改变苏沫儿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人果然是得走出去。 只有走出去了,才能放开自我。 “爹下次回来给你带个小衣柜。”苏渠山说着,眼神也暖了很多。 他现在就是漆匠,给木匠刷漆,木匠的那些事儿,耳濡目染之下也了解了很多。 下次回来之前,可以用一些废弃了木料子做成一个小号的柜子。 反正家里也没有多少衣服盛放,搁在屋子里看着好看就成。 “谢谢爹。” 苏柒笑的更灿烂了。 相反,周氏脸上多了一层阴霾,忍了好久,堂屋里只剩下苏渠山的时候,周氏问道:“从你上工的地方拿木料带回家,会不会不好?” “到时候我问问东家。”苏渠山嘿嘿说道,心里病没多少的担忧。 在木匠那边帮忙的人一共有四五个,有人擅长刨花,有的擅长雕刻,还有一些擅长组装,再过上一段时间,就会多一个擅长刷漆的了。 在这边做工的人,从东家这里弄一些东西,只要不过分。 不拿出去卖钱就成。 东家那边规矩重,但是只要不过分,就不会有事。 瞧见周氏这么担心,苏渠山又安慰了一下:“如果你忒担心我就不拿了,反正咱家家里山头近,山上栽种着不少的树,有时间我就去看砍树,弄来木头给你做个梳妆镜,给沫儿一个书桌,给小柒一个衣柜。” “那样也成,会不会太累了。” “不累,以后还会有孩子,这会儿就喊累,以后可怎么过,这一辈子还长着呢?” “嗯。” 周氏点点头。 苏沫儿看不下着两口子你侬我侬的,站在门口往里瞧了两眼,转身离开家门往山上走去。 住的地方距离山头近了也是有好处的。 打猎方便。 之前跟铁蛮子学了一些基础的挖陷阱捕猎法子,甭管能不能捉到猎物,反正陷阱这个东西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在上面做一些隐蔽的埋伏就成了。 每日有时间就过来看看。 说不准哪天就有比较傻的野猪或者兔子不小心掉进去。 那就可以改善一次了。 挖好陷阱,看一眼自己通红的小手,苏沫儿都快哭了。 真冷啊,还是回家去吧。 没有温室效应的冬天简直难熬,怪不得在这个时代会有人冻死。 往山下走的速度并不快,地面上的雪花已经冻成了冰块,若是摔倒了就有的疼了。 苏沫儿回到家里没有看见苏渠山。 问了一下周氏才知道苏渠山是去砍柴去了。 砍柴啊! 苏沫儿瞧了一眼柴房的方向。 这几日她跟苏沫儿烧的都是从山上捡来的干柴棍子。 每次烧饭都得用很多。毕竟干柴棍子的火旺盛两分钟就熄灭了。 不如大块的木柴好用。 家里做饭烧柴,以后会简单很多。 苏沫儿对苏渠山多了几分期待。 苏柒瞧见苏沫儿从山头走回来,凑了过来:“姐,你说咱爹这个人靠谱吗?” “再不靠谱也只能认了,毕竟,咱们的爹要比咱爹的爹强太多了。” 苏沫儿说完,苏柒脑子跟着转了一圈。 似乎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自家老爹窝囊了一点儿,好欺负了一点儿,但是对几个孩子都是挺好的。 即使小傻子都能感觉到父爱。 而老爹就比较惨了。 老爹的父亲就没慈祥过。 所有的关爱都给了大伯跟三叔,就算苏渠芙都被优待。 相比之下,自家父亲就跟从外面捡来的一样。 或许还真的捡来的也说不准。 苏柒看向苏沫儿问道:“咱爹是咱阿爷从河边捡回去的吧。” “瞎扯,明明是从山脚的土窑子里捡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