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拿起屠刀佛也成魔29
书迷正在阅读:漫威的一拳局长、我是半妖、总裁太凶猛:小甜妻,乖一点!、拯救大唐之大唐皇帝聊天群、别对姐放电姐是绝缘体、清穿小福晋:四爷,请独宠!、黄金菩萨、穿入中世纪我的历史大佬群、撞诡后我能回档、重生小甜妻:老公,请立正!
第二天,皇帝破天荒的上了早朝,众大臣们对此惊奇不已。 让他们更惊奇的,则是原本那位九千岁站着的位置,现在站的是那位的义子。 身穿蟒袍,神情倨傲。 简直就是王权的翻版。 而他的名字也从小贵子,被皇帝赐名王贵。 很显然,这九千岁的名头,被他这位义子继承了。 王贵至今不敢相信,他竟然会在义父走了之后,替代他坐上了这个位置。 这感觉就像是在做梦,还是一场醒不过来的美梦。 他一直跟随在义父身边,义父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吩咐他做事。 所以他接管了王权的职位,并不会手忙脚乱。 相反的,一切他都熟悉得很,接手过来后,处理得有条不紊。 皇帝很满意,让他接手王权的位置,同时也敲打了他一番。 “王权可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思可以有,什么心思不能有。” “别忘记你的权力是谁给你的,也别忘记你的主子该是谁。” “去吧,好好替朕守好江山,朕可是看在你是王权义子的份儿上,才让你接替了他的位置。” “若是你做不好,也别怪朕送你下去伺候他。” “他啊,最吃不得苦了。” 王贵此时学着义父的样子,心里却不断盘桓着皇帝那些话。 他曾经以为义父无限荣宠加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是何等的风光? 如今,他站在了义父站过的位置,看到了义父看到的风景。 可他的内心却是一片悲凉。 原来一切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大权看似落入了他手,可真的是如此吗? 他不过是被推出来捧杀的提线木偶。 当初他有多羡慕义父,如今就多怜悯他,可怜他。 尤其义父人都死了,皇帝还在惦记着来世还让他不得好死。 王贵不年轻了,本就看着比王权还老。 他的聪明也的确不比王权差,这才被王权看中。 如今想想当初义父那些看不懂的神情,他竟然像是醍醐灌顶,全都通透了。 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看清一切吧? 王贵内心苦笑,面上却要尽量端住,要跟义父做到同等的神情。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堪大用,就会被处死,被皇帝送下去伺候义父。 虽然他的确挺想念义父的,为他的死而悲痛。 但大多数的想法,还是自己的靠山倒台了,他不知何去何从,前路迷茫。 他以为自己很快就会被国师的人清洗掉,这才越发的悲戚。 唯有给义父烧烧纸,想要义父保佑,他才能够获得一丝丝的安全感。 却不想,他竟然能够碰上皇帝前去,还被撞上他烧纸钱。 这一撞,他稀里糊涂的成了义父的替身,成为了新一任的九千岁。 成了千夫所指的大jian臣。 他的愿望实现了,他成了自己的靠山。 但他更加的惊惶。 他体会到了义父当初的如履薄冰。 可他没了回头路,他只能咬着牙向前。 前面哪怕荆棘遍布,也可能还有一片坦途。 虽然最后的结局必不会是他想要的,也许会不得好死。 然他只要退缩,哪怕露出了退缩的意思,他立马就会血溅当场,再无活路。 王贵嘴里发苦,看向跟皇帝一样难得上朝的国师,心里更苦。 只有他知道,义父并非死于宰相之手。 而是国师。 是国师的人将义父从庄子抓走,也是国师的人把尸体抛到了宰相府。 可他知道也没用。 他没有铁证。 国师做得滴水不漏。 他并不敢孤注一掷的告发国师,不敢替义父报仇。 王贵看向霍焰枫的时候,霍焰枫刚巧睁眼,那一双无波无澜仿若悲悯世人的眸子,却是看得王贵浑身发寒。 他忍不住打了个激灵。 那双眼,怎滴会那么的骇人? 他晃了下神,再看过去,那双眼中的旋窝不见了,依旧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 奇了怪了。 见鬼了? 王贵再不敢去看国师。 他觉得这国师比之前还要邪门。 且这是连义父都没斗过的人,他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有数。 他斗不过国师。 霍焰枫见他收回视线,又看了眼皇帝。 见皇帝没什么异常,他这才再度闭眼,盘坐在左位之首,手中的佛珠不急不缓的撵着。 仿若再做早课。 国师这般悠闲,无人敢有异议。 国师一直都是这般安静的,别人不惹他,他也不会主动去招惹谁。 尤其现在又有个大jian臣站在了皇帝的身边。 除了没坐在那张龙椅上,基本就是跟皇帝平起平坐。 才死了个王权,大家还来不及庆祝,这就又出现了个王贵。 王贵还是王权的义子,这速度奇快的接手了王权的势力,谁也不曾怀疑。 本来他还叫小贵子的时候,就是王权的左膀右臂,是王权最得力的助手。 众臣愤愤不平的瞪视王权,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当今圣上。 皇权被架空了这么久,眼下王权人死了,这么好的机会,皇上怎么就没把权利收回去呢? 这也太窝囊了,这样的皇帝,还能要吗? 众大臣甚至开始碰眼神,在筛选皇子们,谁能堪当大用了。 之前,有王权压着,大臣们不敢明确的站队哪一位皇子。 被王权知晓,会被冠上各种罪名。 要么发配偏远穷苦之地。 要么找齐一堆罪证,满门抄斩。 满门血洗杀鸡儆猴的事情早有发生过。 所以哪怕朝堂上再乱,众大臣再恨王权,忌惮国师,也没人敢站队皇子。 现如今,王权没了,王贵的顶替,让众大臣们受了不小的刺激。 他们可不想看到朝堂上再出一个九千岁。 也不想在面对第二个王权。 所以,他们打算先下手为强。 散朝后,投奔了国师的都悄咪咪去了国师府。 其他的都各自琢磨各位皇子,打算下注站队,送皇子们登上朝堂争权。 皇子们年岁,都差不多可以在朝堂领些职权历练历练了。 这事儿一直被王权压着。 现如今皇帝临朝,正好老生常谈,旧事重提。 他们才不信,这个还没站稳脚跟的王贵,敢当着皇上的面阻拦。 他只要敢,众臣就有了直接铲除他的理由! 朝堂再一次迎来了斗争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