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思量
太子府内。 轩辕瑾站在窗前,左手摩挲着右手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沉声道:“清远认为是何人所为?” 被唤作清远的白衣文士正吹着盖碗中的浮叶,听太子问话忙放下盖碗站起上前几步回道:“清远愚笨,实在不知,但左不过那几人。” 轩辕瑾转身看了他一眼便在刻着祥龙飞云纹的紫檀大书案前落座,凝神沉思。 因一时接受不了雅儿已去的事实,他整日浑浑噩噩,再想起腹中胎儿,更觉心神俱裂。 今日经清远提醒方才还魂,仔细思量确实是不同寻常。 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赵雅是在皇祖母给姑姑的接风宴会上。 赵雅亭亭玉立地站在姑姑身侧,她身姿欣长,腰板挺直,与大梁女子相比多了一丝飒爽英姿,让人眼前一亮。 皇祖母向她介绍自己时,赵雅朝他爽朗一笑,目光坦荡迎来,无半点闺阁小姐的忸怩含羞,让他既觉新奇又很不习惯。 后来几次碰面,赵雅爽朗大方的性子,让他记忆犹深,但心中虽有好感却无半点波澜,自他懂事以来,便知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所以他对自己的太子妃从无半点遐想。 当母后和他说起父王的打算时,他心中莫名闪过喜悦,竟然很是期待。 婚后,赵雅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大方开朗、毫不做作的妻子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幸福生活,他很享受妻子真诚坦然的相处方式。 自他四岁被册立太子后,原本对他恭敬的人更是谨慎,生怕有个闪失,被误认为别有用心,再加上母后的叮咛,让他与人相处时好似隔了一层纱,亲近不得,也不敢放下心防与人亲近。 直到八岁那年,秦世子秦旭入宫做了他的伴读,他才知人与人之间还可以肝胆相照,志趣相投的他们,成了知己。 只可惜后来秦旭被秦国公扔去了军营历练,于是他又回到了从前,与人相处皆留有余地,不敢全然去相信某个人。 但赵雅让他重温了那种一切尽可信赖的感觉,在他的心目中赵雅不仅仅是妻子,更像是他可以敞开心扉的朋友、知己。 从十六岁起,府中已有三位皇祖母和母后先后赐得年轻貌美的奉仪,但自成婚后他每日都歇在赵雅那里。 只要和赵雅呆在一起,他便觉着安心乐意,他们已经超越了男女情爱,或是谈天,或是下棋,哪怕两人无言相对,也觉岁月静好。 只是后来因为孩子的问题,赵雅有些郁郁寡欢,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好在有魏夫人时常过来陪她聊天,给她开解。 当母后让他同时迎娶了两位侧妃时,原本他还怕妻子会介怀,会伤心。没想到赵雅比他还迫切,只因皇祖母对她说过家中有了第一个孩子便可带来更多的孩子,看着妻子浑不在意,甚至是如释重负的模样让他心中很是失落。 转念想到妻子的难处,后来竟如妻子一般盼着两位侧妃能早日怀上,让妻子解了忧愁,妻子的心情果然放松了许多。 何侧妃何芸有了身孕后,他便又恢复了每日歇在赵雅那里的习惯,因为只有睡在妻子的身边他才能酣睡至天明。 终于他们如愿以偿,一个多月后赵雅也怀了身孕,他依然记得太医向他们恭贺是喜脉时,赵雅高兴地站起直接扑进他的怀中,一屋子的侍女倒是习以为常,五十多岁的王太医反被闹得面红耳赤。 轩辕瑾的嘴角飘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不过瞬间,他便抿了嘴角,脸上露出阴冷沉郁,他一掌击在扶手上,紧抓扶手,眼中闪过狠戾,若是查出幕后黑手,必让他生不如死! 雅儿生前在他面前多次提及很感谢何芸给他们带来这个孩子,平日里对何芸也是多有照顾,怎会出手害她腹中孩儿? 他首先想到得便是何芸诬陷赵雅,如今想来何芸应该也是被人栽赃陷害,那人的目标应该是他。 对他而言赵雅无论从那个方面都堪称非常合适的太子妃,对他的益处自不必说。何侧妃的父亲是大同总兵,父皇的意思更是不言而喻,父皇为了他将来能顺利登基已是殚心积虑。 可如今,优势变成了劣势,何芸这一出,不仅仅是表面上让他丧妻失子,更让他顿时失去两处得力的助力,也让他的能力备受置疑,容易让人感觉他难以胜任一国储君之大任。 太子眯眼靠在椅背上,手指仍是习惯性地摩挲着指上扳指,会是谁呢? 父皇生了十一位公主,但皇子只有六位。 大皇兄轩辕凌身为皇长子,却是资质平凡,头脑简单,自小便重武轻文,是空有蛮力的武夫,父皇并不喜欢他。 但其外祖冯征乃是辽东总兵,且冯家世代镇守辽东,手握重兵。当年父皇登基,内外不稳,急需兵力的支持,故纳其长女为妃,母后当时已身怀六甲,结果母后生了二皇姐,次年大皇兄出生,生母难产去世,会是他吗? 二皇兄轩辕宸乃是懿贵妃所出,懿贵妃千娇百媚,楚楚动人,虽已年近四十,仍是风韵犹存,依然深得父皇的宠爱,外祖父虽为云阳伯,却是个不学无术的主,二皇兄倒是随了他外祖父,骄横跋扈且沉迷女色,应该不会是他吧? 四皇弟轩辕博的生母原是宫女,生了皇子之后才生了昭仪,去年才升为安嫔,并不得父皇喜爱,舅家也并不显赫,四皇兄为人处事颇为低调,在众皇子中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位,他有可能吗? 而五皇弟轩辕杰因为是兄弟六人中长的最像父皇的,所以自出生以来便深受父皇宠爱,也是在他们兄弟中父皇最为喜欢的一位,生母惠妃母凭子贵,在宫中也是风光无限,难道是他? 六皇弟轩辕磊年仅十岁,是与母后交好的淑妃所出,六皇兄聪明伶俐,和自己关系最好,应该不会是他。 那究竟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