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一触即发
日升,初曦。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夜幕,从恒山的另一端浮出端倪的时候,天上还能看到启明星的踪影。 李恪裹着大氅,漫步在鲜血横溢的原野。 到处都是残尸败体,随处可见苦酒里的乡里们手持短剑,切断夷狄喉咙的场面。 这是在给未死之人补刀。 考虑到有的人落马昏厥,有的人装死逃命,乡里们的原则是,给每一个夷狄穿着,夷狄长相的人都补上一刀。 这样的场面对李恪而言有些残忍,可他逼着自己看,而且脸色青白地向每一个向他问安地乡里还礼。 由养搀扶着儒一瘸一拐地走上来。 “先生,幸不辱命!”由养兴奋大喊。 李恪快步跑过去,看到他满身浴血,又看到儒烂了半幅的下裳,那里有一道巨大的伤口,从膝盖上方直延伸到大腿外侧。 “伤得如此重么?” 儒摇摇头说:“伤了些许皮rou,未及筋骨,不妨事。” 李恪皱眉斥道:“甚叫不妨事!一会儿让蛤蜊为你看看伤情,伤好之前,不许下地走动!” 儒的心里慕然涌起一股感动,嘴唇颤了几颤,低声道:“嗨!” 李恪的目光扫过纷乱的战场,低声问:“由养,死伤统计了么?” “苦酒里的死伤并不清楚,至于早先遵先生之命乱阵的人……余二十四,人人带伤。” 所谓乱阵之人,就是由养和儒所带领的那六十人骑队,他们按照李恪的安排先行出击,从夜袭、诱敌、突击、滞马,一直到最后的冲乱敌阵,战至精疲力尽,折损率高达六成。 李恪想过他们会有折损,却没想过会折损到这个地步。 他垂下眼睑,又问:“墨者死伤如何?” “墨者……”由养的声音低了下来,“为了快些打乱敌阵,师兄弟们冲得太深……除了我与儒,皆死了。” 李恪险些软倒在地。 旦驾着踏雪自远方奔来,身后还跟着辛凌和灵姬。 “恪,我等大胜!”他大笑着跑近,勒马驻停,“今日全歼了这伙匈奴,两百首级,足够里中人人有爵!” 李恪突然觉得那声大胜格外刺耳。 他冷冷地看着,锐声问旦:“两百首级,你准备尽吞么?” 旦歪着头,完全不明白李恪突然撒什么妖疯。乡里们拼了命打战,当然是准备尽吞,难道还留给外乡人么? 然而李恪却没有解释的意思,自顾自问:“乡里战死几人?” “八……八人。” “战死之人抚恤十金,癃者十金,伤者五金。灵姬,此事交予你去cao办,所需财物去寻雉儿。按着先前在治阴留下的名册,还有乡里们的上报,将抚恤发下去。” 灵姬慌忙下马:“嗨!” “还有人头……”李恪沉吟片刻,说,“先将枭级曝首之事做了,里中取一半,剩下一半……由养,你去分派。” 由养振奋应和:“嗨!” 旦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恪,乡里们战了一夜……” “由养与儒的人马战死六成,墨者更是几乎亡尽!”李恪恶狠狠瞪着旦,直瞪得他抬不起头,“叫乡里们将壮士的尸骨收敛出来,好生安葬,此外,匈奴中留两个伤势轻些的活口,我有事要问。” “嗨……” …… 苦酒里的晒场上,吕丁和呼毒尼正忙着审讯战俘。 南北音不同,匈奴语更是怪异复杂,整个里中也只有他们能够准确翻译,获取李恪想要的消息。 李恪和辛凌并肩站在一旁,眼看着呼毒尼花样百出地nueai同族,耳听着一声赛过一声的惨呼,却都似不看不听一般,寻不见任何表情。 “辛阿姊……” “嗯。” “墨家十一人随我出塞,七死……两伤。由养虽无大碍,可蛤蜊看过儒的伤势,说伤了筋络,以后也怕是行不利索了。” 辛凌沉默了半晌,抬起头坚定说道:“他们为保扶墨家复兴而死,死得其所,无人怨怼!” “但我本可以不叫他们承担如此重责……” 李恪的自责被辛凌凌厉的目光打断。 她一字一顿道:“恪,你只可以信任墨家!无论何时!何地!” 说完,她转过身,翩然而去。 李恪愣愣地看着她,反复咀嚼她话里的意思,总也品不全其中的滋味。 是怜?是怒?是哀?还是悲? 吕丁擦着满手的血污走近,随手一丢,将一团用废的细麻甩得老远。 李恪忙收摄心神,问:“结果如何?” “没熬住刑,两人皆死了,不过总归问出一些。如你所料,是方螣赚开了长城,引兵南下。” “他在哪儿?” “楼烦。他要向汜县令寻仇,巴特便把戈兰部交予他指使,控弦三千余,已猛攻楼烦两日了。” “楼烦县还有未沦陷的地方么?” “乡治句注,官市临治皆是死守,攻伐者是戈兰部中分兵中去的,大约千人。” “即是说……楼烦关下足有两千控弦。”李恪揉着肿胀的太阳xue,摇摇头说,“我等手中人手不足,吃不下两千人的大部,得组织乡里们加紧制作木盾投矛。我们要从乡治和临治亭补充些生血,择机再看。” 吕丁点点头:“我这便叫呼毒尼去安排。” 李恪突然叫住他:“听说你十五日前便入关了,随行当中,为何只你与呼毒尼二人?” 吕丁苦笑着摇了摇头:“莫提了。此次草原之行,虽不如上次多挣,但我多少也挣了三五万。奈何此次皆是牛羊,我一听巴特有南侵的打算,当即抛下财物赶来报信,又险些被当做jian细发去骊山!细想起来,当真晦气。” 李恪安慰似拍了拍吕丁的肩:“丁君,仁义之举必有所报,数万金的财货,句注将军会有补偿。” “不补偿又如何?”吕丁豪迈大笑,“能保恪君家眷无恙,区区几万金,还不看在我的眼里!” 队伍在苦酒里休整三日,乡里们也根据李恪的设计图,整整制作了三日的临时军械。 三日之后,苦酒里出兵向西,直驱向临治亭的方向。 临治亭是雁门腹地最大的官市,粮、油、牲畜、百货,皆是匈奴看重之物。 戈兰部本想将大部队派往此地抢掠,奈何巴特将他们的指挥权交给了复仇心切的方螣,方螣不在意他们能抢多少,只在意自己能不能攻破楼烦,阵斩汜囿。 所以临治亭只有区区八百兵马攻伐,有大城高墙为凭,他们的yuang便是再炽烈,也只能徐徐图之。 十一月初四,李恪领苦酒里乡里、隶臣、官奴三百六十余,并轻伤骑卒二十余,以旦、由养、里典厉与田典妨为将,直入临治亭的原野,从后堵住了戈兰部精锐的后路。 号角低沉,兵戈转向。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