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昏君佞臣,拜谢王恩
神色慌张的齐**士步履匆匆地跑了进来,待看到屋中多出一个相貌丑陋的老人后,他不怔了一怔。 犹豫半晌,军士走到张良元侧,低声说了几句。 “啪。” 那枚一直被张良元捏在手中的白子落在地上。 “下去吧。” “诺。” 军士点头应下,下意识地迈步离开。待他走出屋子后,忽地愣在原地。 现在的他,还能去哪里? “看来,胜负已分了。” 眼见那坐在对面的张良元表晴不定,庞渝施施然起,“别可忘了履行承诺啊,张大人。” “难怪你一直表现得有恃无恐,哪怕在知道赵文奇是半圣境界之后,都不曾有半点担忧。” 就在庞渝径自走到门前,正要推门而出,张良元的声音忽然从后传来:“你早就知道,郭仪在这天岚中吗?” “你猜。” 留下这样两个字,庞渝便离开了张良元所居住的小屋。 街道上依旧是那般寂静,但相较于来时,雪却是已经小了许多。 “郭仪…” 走到那匹被他带过来的战马跟前,庞渝的眼中流露出些许怅然:“你也来了啊。” …… 郭羽俯拾起那剑柄犹带余温的古朴长剑。 它的那被无数飞剑给贯穿的主人就倒在前方不远处。 “赵文奇…死了吗?” 赵轻玄从郭羽后走出,脸上犹且带着几分惊恐之色。 “嗯。” 郭羽低头望向赵文奇的尸首,心中一时间无限感叹。 尽管算上这次,自己与赵文奇也只见过两次,但其所留下的印象却已足够深刻。 尤其是那一剑入圣,抬手间三名宗师强者便悉数败退。 如果不是天道镇压,九州之上恐怕当真无人能杀得掉赵文奇。 正在郭羽感慨间,旁侧的赵轻玄突然说道:“终于要结束了啊。” 大火已然熄灭,喊杀声小得几乎微不可闻。 而那人间无敌的天下第一,则在方才死在气运之剑下。 这场天岚之战,已近尾声。 …… 面无表的吕舒勤高坐于那王座之上,由于事先已将宫女太监全都遣散,眼下大上只剩下他与车恬二人。 “卫将军战死,王宫内守军也已死伤殆尽,除了内中的卫军外,天岚城中已经不剩下什么人…王上,这一战,我们彻底败了。” 说完,车恬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上方那喜怒无常已是出了名的年轻君王。 “嗯,孤知道了。” 出人意料的是,对于这个消息,吕舒勤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反应。 “孤原以为,他赵文奇只不过是个仗着自己武艺高强便目中无人,甚至连孤都不放在眼中的跋扈之辈。” 吕舒勤轻声 道:“结果在齐国大难临头之际,却是他一人一剑守在王宫之前,孤拦下数万敌师…” 他低头叹道:“孤错怪他了,原来他赵文奇,才是我大齐最大的忠臣。” “孤所犯的错还不止次一处,太多了…” 回想起赵文奇离去前对他说的那番话,吕舒勤痛苦地闭上双目:“孤从一开始,便全错了。” “王上,事已至此,说这些已经没了意义,还是想想如何脱吧。” 眼下的车恬却没有了心思去安慰吕舒勤,他有些焦急地说道:“光凭内的卫军挡不了多久的,很快敌军便会冲进来,届时万事休矣!” “你不必如此惊慌。” 吕舒勤从那王座上站起来,“兴许是先王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当初修缮王宫时,特意建了一条能直接通往城外的密道。” 他摸了摸自己已是坐了多年的椅子,接着用力一推,一条可供一人离开的密道登时显现在两人眼前。 车恬见状,脸上不由得浮现出喜色,“如此王上便更不用忧愁,只要能从密道逃出天岚,连夜去往淮州,我大齐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七州之地一朝尽失,四十万军士全部丧于孤之手中,还谈何东山再起。” “王上…” 吕舒勤摆了摆手:“不必担心,孤只是发一发牢罢了。” 见他这么说,车恬不松了一口气,别的都好说,他最担心的便是吕舒勤会承受不住打击,心灰意冷进而萌生死志,干出个以死殉国之类的事来。 人心都是长的,哪怕是车恬,也不愿意见到一直以来庇护他的吕舒勤落得个死国破的下场。 齐国确实几近亡国,但好歹还剩下一座淮州。只要人还活着,总是有希望的。 “事不宜迟,王上,我们赶快离去吧。” “嗯。” 吕舒勤点了点头:“你且先去,孤随后便到。” “王上你…” 见车恬满脸疑惑,吕舒勤解释道:“孤还有一样重要的东西忘在了寝宫内,将之取回后再走。” “什么东西能比命重要啊…” 车恬十分无奈地说道:“这都火烧眉毛了,王上你还…” “大胆!” 吕舒勤双目一瞪,沉声喝道:“竟敢质疑孤的决定?怎么,天岚一破,觉得齐国大势已去,便瞧不上孤这大齐之主了吗?!” 车恬子一颤,唯唯诺诺地说道:“…臣不敢。” 吕舒勤冷哼一声:“还不快滚!” “臣…领命。” 车恬一步三回头地走向密道,旋即便不见了踪影。 待车恬离去,吕舒勤径直往寝宫走去。 片刻后,一个檀木盒子蓦然出现在吕舒勤的手中。 放在里面的,是两只做工精美的酒盏。 那是当年父亲随宋军攻克天岚时,宋王赵彻所赠之物。 吕舒勤尚且记得,当时的父亲脸上那掩盖不住的笑意。 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吕昭笑。 将两只酒杯放置在一旁的桌上,吕舒勤端起那自宋军围城时便已准备好的酒,轻轻将杯子斟满。 吕舒勤抓起其中一只杯子,表有些苦涩。 什么吞并北宋,什么一统九州,什么千古一帝。 坐南朝北,含笑而逝的父亲,死前怎会想着这些。 正如他方才所说,自己已是做错了太多事。 既然做错了事,便要付出代价。 他骗了车恬。 现在的他哪里还有脸去做什么大齐之主。 吕舒勤低下头,拿着杯子就往自己嘴中递去,而就在此时,忽然从旁伸出一只手来。 他诧异地抬起头来,接着便看到车恬竟是不知何时去而复返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王上不随臣离开,原来竟是打得这般主意。” 吕舒勤没有出声。 “不论如何,臣还是不能丢下我王不管的。” 吕舒勤将另一只杯子端起,摇头道:“孤去意已决,卿不必多言。宋军将之,卿快些离去吧,不要因为孤这无能之君而丢了命。” “王上误会了,臣的意思是,既然王上不随臣走,那便由臣跟着王上走吧。” 车恬笑道:“毕竟没了王上,似臣这等人,也活不下去。” “……” 看着车恬的笑容,吕舒勤一时间百感交集。 良久,他开口道:“结党营私,滥用职权,卖官贩爵,打压异己,私吞军饷,草菅人命…这些年来,你所做的事,其实孤都知道。” 车恬有些羞愧地低下头去。 “但你可知,孤为何明明知道这些,却仍是对你信任有加,甚至不惜背上骂名也要庇护于你?” “…臣,实不知。” 吕舒勤笑了笑。 眼前这一脸惶恐的车恬,表与当年群臣提议立赵文奇为储时,那唯一一个为自己发声的少年将军如出一辙。 “这些都已不重要了。” 吕舒勤笑道:“来吧,无道昏君的头号佞臣,孤,敬你一杯。” “臣,谢我王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