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朝堂风变(一)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一袭黑衣的小熊氏,第三次站在了寿王府。 不过这次,是寿王请她来的。 “这东西放到太子的密室,嫂嫂可是要三思啊。” 寿王把一个密封的盒子,递到了小熊氏的手中。 后者秀眉紧蹙,严肃的问道:“只要放进去就可以了?” 寿王勾唇深意一笑,“当然,就这么简单。” 等到小熊氏离开后,良王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你确定小熊氏不会把东西...直接交给太子?” 良王摇摇头,他们的人时刻跟在小熊氏身边,只要发现苗头不对,小熊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寿王很是满意他的态度。 这也是他放心把这件事交给老五做的原因。 老五能把每一条路都想好,根本就不会有疏漏的地方。 就像现在,其实他们的人更能悄无声息地,把东西放到太子瑾的密室中。 但老五还是选择了让小熊氏动手。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为了从中脱出来。 到时候就算事情败露,有小熊氏这个来自熊家的女儿垫背,他们也不至于死的很惨。 而就在小熊氏回到太子府后,拓跋戟这里也得到了消息。 “主子,良王动手了。” 拓跋戟把玩着手中的玉佩,思索了一会儿,吩咐道:“让人跟上,有什么漏洞,及时帮他们处理了。” “你们人...” 苏子苓从窗户外面跳了进来,发觉一时差点说错话,赶紧改正道:“你们这些人就喜欢玩儿阴谋,一点都不爽利。” 瞧着他那一副傲娇的模样,大摇大摆的直接坐到了榻上。 拓跋戟眉毛就高高扬了起来,“哦?那不知道公子苓喜欢什么?” “我和杺杺可都是喜欢以武力降人的!” 听他这话,拓跋戟只感觉好笑。 如果说苏子苓是在用武力值降人的话,他们还都是愿意相信的。 但是杺杺... 她的心眼儿都快成筛子了,可从未看她动用蛮力啊。 见拓跋戟一副轻视的模样,苏子苓双眉紧拧,“你是不相信?” “没有。” 拓跋戟可不像因为这么个幼稚的事情,来和他吵一架。 毕竟杺杺现在可不在这里,对于一切的话题,都是在浪费口舌。 不过... 看着苏子苓漂亮的眼睛,他这心里,还真是别扭啊... “前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公子,可是有何事?” 苏子苓:...他就不相信,小质子不知道原因! 明明什么都知道,却还当面来揭他的短,真是岂有此理! 当随杺进来的时候,就瞧着拓跋戟一副闲心的喝着茶,而对面的小狐狸... 正凶狠狠地瞪着他,一看就是生气了。 “怎么了这是,又杠上了?” 随杺一挑眉,或许她进来的还真不是时候。 “没有,本王正在与公子良好的交谈。” 随杺:信了你们才有鬼。 既然二人都装作无事,她自是不会没事找事的探个究竟。 “刚才我看到苏木匆匆忙忙的走了,是发生了何事?” “他们动手,苏木去凑个热闹。” 接过拓跋戟递来的茶盏,随杺松了口气,“唔,终于不用那么无聊了。” 其实她是想着,事情越早的结束越好。 省得一天天勾心斗角的,她后背的毛儿都快掉光了。 “杺杺,你无聊的话,可以跟我玩儿啊!” 苏子苓跳到随杺的跟前,很是献媚地看着她,“咱们成日里都在一起,肯定有不少的共同话题,比旁的人,可是强多了。” 拓跋戟看着两人之间的距离,眼神一暗。 刚想说什么,就见杺杺猛地站了起来了。 “你们先聊,我去看看繁缕。” 笑话,再待下去,她肯定又得头疼。 像是小幼崽争宠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内部解决吧。 不知道被随杺归为同类的一人一狐,在随杺走后,相互冷哼了一声,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离着寿王动手已经过去三天了。 直直躺在鸳鸯楼三楼的随杺,瞧着傍晚的街道,无聊至极。 本以为,今日也会是安静的一天。 可谁知道,到了二更天的时候,大街上突然传来阵阵嘈杂的声响。 住在后院的随杺,耳朵动了动,随之起身,刚一出门,就看到同样起来的拓跋戟。 两人相对一眼,起身跳跃到了鸳鸯楼的楼顶。 往下看去,就见一大片官兵,乌压压的从王宫中方向走来。 就这么大动静,惊醒了街道两边的百姓。 胆子大的,偷偷开开窗户往外看。 胆子小的,则老老实实地缩在被子里,是一动都不敢动。 随杺和拓跋戟,两人在房顶上,跟着这群官兵,第一部队是直接冲到了太子府。 “你们是什么人!” 守门的侍卫冷声呵斥道:“这里是太子府!” “奉命检查,还请体谅。” 带头的人,拿出令牌,根本没给通知太子瑾的机会,就这么直接带人冲了进去。 “楚帝这是要把自己几个儿子的脸面都败光了啊。” 照这样看,他不可能只搜太子府。 当日他可是把事情都说死了。 这几个儿子,他是都怀疑的。 想到邪王府的情况,随杺问道:“婉娘那里怎么样了?” 拓跋戟好像是怕被下面的人发现,他特意凑到随杺的耳边,压低嗓音,轻声说道:“安排好了,只不过是搜院子和屋子,去的人不会认出来的。” 这副亲近的模样,让随杺不禁缩了一下脖子。 “就怕,楚帝顺便想认识一下夫人,也说不定呢。” 对于邪王府突然冒出来的‘义母’,可不光是楚帝在好奇啊。 太子瑾兄弟几人,是现在没有时间。 不然的话,他们也肯定会探究婉娘的身份。 两人说着,跟着那群人来到了太子府的后院。 这次见后面又冒出一批人,他们俩还真是挺意外的。 搜后院的都是内侍,这点楚帝看来还是动了脑子的。 不然,都是拓跋家自己的家眷,到时候有什么磕磕碰碰的,丢人可是丢的拓跋这个姓氏。 太子妃小熊氏,带领着一大群妾室,站在庭院中,就这么看着内侍搜查。 趁着火把的弱光,随杺很清楚的看到了她脸上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