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2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https://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淼的脸色一时之间变得难看至极,那一年的生活对她来说就是人生中的寒冬,没有朋友,不敢出门,去哪里仿佛都有人在她的背后指指点点。 “呵呵,他是不是说了那些传言?” 李迟迟点头,“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今天请我吃饭是有什么事情吗?” “没事就不能请你吃饭了吗?素素姐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张淼看着对面坐着波澜不惊的李迟迟有些羡慕,这样的女孩儿该是有多幸福。 “不过就是坚持本心。” “本心?素素姐真会说玩笑。” 见她不信,李迟迟也就不再开口,只是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有些怪异,吃完饭,李迟迟刚准备起身付账离开,只听见身后的张淼小声问道:“当年你家里的那封信是你拿走的吧?” 李迟迟点头,“也是那一次,我决定离你远一些。” “凭什么大家都是下乡的知青家庭,你的哥哥却能因为家庭的原因入伍当兵,而我的哥哥就只能与我一样下乡最终活活饿死在了那里。” 第一次听张淼说出她家中的事情,李迟迟还是有些惊讶的,只是很快她便恢复了往常的神情,“那我告诉你,我的家庭一开始也是泥腿子,也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只是他们选择了冒着流血牺牲的那条路,为我们铺平了现在的路…” “借口!” 张淼将钱拍在桌子上便离开了。 李迟迟摇摇头,“几年不见她的性子越发古怪了。” 对方就像是一个打开过去的机关,当天夜里李迟迟便做梦梦到了好多那个时候的事情,醒来的时候脑袋沉沉,一看表,已经8点整,“要命!要迟到了!” 人越是着急的时候越容易倒霉出错,出了门才想起来自己的家门钥匙没有拿,到了公交站发现自己没有拿零钱。 长出了一口气,李迟迟索性慢慢朝着单位的方向步行走去。 “反正已经迟到了,就算现在赶过去也是迟到…” 她小声嘟囔着全然没有注意到身后有辆车一直跟在她身后“嘀嘀嘀…” 大概是汽车主人没了耐心,将车停在一处,朝着她的方向走了过来。 等他走到的时候,李迟迟条件反射似的朝着对方肚子攻去。 “哎哟…” 李迟迟回头想看看这个“小偷”或者什么居心不良的人是谁,可真看清了却只能感慨一句“世界真小,怎么是你?” “怎么不能是我!倒是你,几年不见,这身手倒是不错。”董萧捂着肚子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抱怨道。 “对不起啊…我以为是小偷什么的…不过你跟在我身后干什么?”李迟迟狐疑起来。 “我开车去上班,看到你背影感觉挺熟悉的就开车嘀嘀你,可是你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我只好将车停了下来过来找你。” 李迟迟这才明白原委,随即又感慨道:“还真是缘分。” “什么缘分?” “瞧你这一身派头,迟到点去公司也没所谓吧?”李迟迟端详起面前的董萧,服饰考量,手腕上的那块儿表更是价值不菲,也不知道是发了什么财。 董萧苦笑,“什么派头,都是装饰罢了,听你这口气是有什么事情?” “显而易见,我迟到了。顺道…带你去我单位见一个老朋友。” “谁啊?”董萧一愣,随即想到了两人的共同熟识张淼,“不会是…?” 李迟迟点点头,董萧低垂着头,终究还是道了声“好。” 董萧的车在那个年代算是辆上得了台面的好车,众人纷纷驻足想要看看是单位的谁从车里下来,张淼自然也不例外,可是当她看到里面的两人是谁时还是觉得李迟迟欺骗了自己。 咽不下这口气的她大步走了过来。 “黄素素,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昨天我问你有没有董萧的联系方式你说没有,可今天却坐上了他的车!” 李迟迟刚下车便遭到了张淼的炮轰,无奈之下她只好求助董萧。 可是董萧现在哪里还能关注得到别人,一双眼睛里只能看得下张淼,不过好在职场这几年的历练已经让董萧懂得了克制自己的情绪已经看明白一个人的本质。 “张淼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张淼了…” 在心中感慨一句的他还是轻声解释道:“我和她的确没有联系方式,今天在大街上遇到的。”说完自己也感觉有些过于巧合只是看着张淼。 “董萧…” 张淼一眼就瞧到了董萧的这一身行头,莫说董萧现在人靠衣装一表人才,就是在知青那会儿董萧的颜值也从没掉过线。 “改天再聚吧,留个联系方式。”董萧受不了张淼这样的注视想要离开这里,随后觉得这句话有些歧义又加上了一句,“你们两个的。” 李迟迟摇头,“我家里没有装座机,算了。” 张淼倒是迫不及待地将家中座机号码告诉了董萧。 “回见。” 董萧颇有些“慌不择路”的意味逃离了单位现场。 张淼不善的眼神注视着还留在原地的李迟迟道:“董萧是我的,当初在那里是我帮了他一次又一次,董萧一定还记着这些!所以不管你对他有没有兴趣,我都奉劝你离他远一点儿!” 周围的同事平日里最喜欢的便是传话,这一下班,李迟迟准备回去呢就听见身后有人小声议论道:“就是她听说跟咱们科室小张抢对象呢…” “她是谁啊?” “才入职不久的…据说有点儿关系。” “啧啧…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李迟迟轻嗺一声便加紧步伐出了单位门。 刚回到家,便接到了黄母的电话,至于为什么要对董萧说自己没有安装座机。自然是为了避嫌。 “素素,这个周末回来吗?你宋阿姨要到咱们家来” 黄母口中的这个宋阿姨是她年轻时候学堂的朋友,与她不同的是,这位宋阿姨提前就随家人离开了大陆,去往了新加坡,最近也是因为国内的形势越来越好,以商人投资的方式得以回国。 李迟迟思索了片刻,“这个周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