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国动万象在线阅读 - 第七章斩枷锁!

第七章斩枷锁!

    晚上的信徒香众们已经离观而去,玄武观的一些弟子有的主宫观,但有的家离这里也不远,直接下山去。

    天心派属正一门分支,正一道士不禁荤腥,也不要求驻观修行,在家也可以。

    不过玄武观毕竟也是远近的名地,而观主德昊道人,见过他看似和蔼的面孔,还有上崎岖山路如履平地的身法,也有不少人想要拜师,所以纷纷进入了玄武观。

    而基本上没有三年,你连观中旁门末技都学不到。

    他们这些人除了扫地擦桌子,清理观内外之外,一天到晚也没学到什么,偶尔还能有一些师兄过来讲解一些最为浅显的吐纳之法,至于炼炁的话,看个人领悟,没有修出炁者,就老老实实的干活吧,就算修炼出了炁,你也学不到别的。

    老而不死是为贼,只有真正在观中待久的人,才知道德昊道人是个什么家伙。

    玄武观没有长老,更没有其他管事,就德昊道人的亲儿子还能管点事,但也仅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他吩咐了其他人不能靠近内院,也没什么人敢靠近,之前出过一个不听话的家伙,然而那天是大雨瓢泼之夜,这去打算窥师的人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屋子。

    隔天才被发现,树枝上挂着一具焦尸!

    树枝也有雷电劈中的痕迹,所以最终被断定成意外遭雷击而死。

    不知情的继续蒙在鼓里,而真正知情者噤若寒蝉。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不遵德昊道人之命,随意踏进院子里!

    三炁凝聚,一丝丝电流从他的指尖流窜出在周身布网,身为雷法三派之一,天心派的雷法,源自正一五雷,但又自立名目,号曰:玉枢雷!

    昔日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掌三十六司,共三十六雷,其中第一雷便是那玉枢雷!

    传说毕竟为传说,天心派也只是借着此雷名头而已,天下雷法正宗不过正一,说到底这玉枢雷也是五雷正法中得其一源而来。

    德昊道人耄耋之年,运转纯熟雷法,体承天心。

    玄武观下,连日里赶路的靖虚师徒俩来到这个地方常岳在半路上终于将《太平要术》提升了一个境界到达【洋神】。

    「黄天玄蕴咒」施展时更加的得心应手,体内的丹田之炁涨了一圈,就是四大窍xue中的炁还是只能似涓流一点点的往外吐!

    “待会你就在山下一旁待着,如果待会见到为师的九节杖丢出来,你拿着就走,如果为师待会自己出来,则云游之路犹未终止。”

    “师傅是要解决什么事么?”常岳感觉这半夜来这个地方,也不像是来挂单的,反而更像是来寻仇的。

    “一件私事,别问那么多了,符牒给我!”

    常岳应答一声,轻车熟路的把符牒递过去,符牒里不是只画一张而已,而是每一类符咒有好几张,靖虚抽得每样都剩下一张后将符牒重新递过来。

    “你背后的家伙事里,有一封帖,还有一些东西,已经都安排好了。”

    靖虚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常岳知道多说劝阻的话也无益。

    “祝师傅马到功成!”

    ………………………………

    我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了,但有道号名靖虚,是被师傅捡来的,从小跟在师傅身边修行,师傅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

    踏入修道之途,我的境界日益精进,二十岁前达四境,三十多岁时,师傅也早已经不是我的对手。

    但我依然尊敬着师傅!

    人有寿终时,那一天师傅将我唤到榻前告知了我一个打从前就疑惑的事情。

    黄一道的匾额最早开始并非在这偏僻的黄山村,而是在一个还算富饶的镇子里,当时师傅也是有老师傅两代人的努力,才兴起一座道观,当时师傅为之骄傲着,因为太平道终于有落脚的地方了。

    广收门徒弟子,师傅的符咒之法特别有效,所以远近闻名。

    一日,玄武观的继承人德昊道人前来,说是与道友相互切磋,此人虽然有雷法傍身,但师傅炁炼尽虚,符道有为,很快的击败了德昊道人,为此对方心悦诚服,又假意要挂单在我黄一道门下。

    师傅本秉持着广结善缘的想法,留下他之后,也无藏私的分享修道方面的理解。

    可惜好景不长,一场动乱起,所有人对那古时宗典皆弃之如敝履,就连一些道观有的也未能幸免。

    而就是这德昊道人说我黄一道乃东汉太平道之黄巾乱贼,这也是后面我才得知的。

    黄一道遭群起而攻之,其中也有一些自诩正道异人,加入行列,对我黄一道赶尽杀绝。

    我才刚回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冲进观内,与师傅并肩作战,那一夜混战厮杀,奔袭百里之外最终逃出生天。

    命在须臾时,被外出的黄山村村民捡回,救得一性命,救命大恩本该图报,但我们这道人打扮,加上外面动乱,很容易猜到师傅是出逃者,当地耄耋村老商议后,逼迫师傅与我,与村定契,以道起誓,三代门人为村效力,而黄山村答应的条件是为黄一道重起门户,打探昔日陷害黄一道的元凶。

    重起门户,那泥塑之观也见得了,而打探元凶更无从说起,这还是我出去云游时,打探而来的消讯。

    这契约早就不成立了,但师傅说知恩图报,我与师傅好赖也仰仗过黄山村接济,这恩我还便是,但若想让我黄一道就此困顿此村,我绝不容许。

    至今我还记得师傅仙逝时,痛苦不堪老颜垂泪,德昊老贼,我恨不得生啖汝rou!

    可我实力不济,也未有传人,太平道统不能折在我的手里。

    再是云游时节,我于山岳中捡到一弃婴,当时以炁试之,这婴儿根骨极佳,是修道的好苗子,而我久思一传人,便将他带回了黄山村,而从那一天起,本不碰那农活的我,开始自食其力,山下送来的粮食一概不收,而若有人送鸡蛋和豆腐上来,那户人家也是仰赖自己数次搭救,这点薄礼收了也应当。

    如今我很欣慰的是徒儿天赋不差,而且我感觉到他身上有别于稚童的成熟。

    现在的我,靖虚!终于可以放手一搏,不斩德昊道人,我道心不定,枷锁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