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王师北定在线阅读 - 第293章 纸钞硬币 喜气洋洋

第293章 纸钞硬币 喜气洋洋

    第293章纸钞硬币喜气洋洋

    午餐饭后休息结束,大家回到会议室,我赞美大家早上的会议说的人说的到位,补充说明的人也补充说明的到位,所以我总结早上的会议有五项重点,可以从这五项重点检讨如何做好「经验反馈」事宜。

    第一点是发觉问题,曾副部长一到奎松市,听说我军拘押之原住民都无隔宿之粮,就大感不妙,这涉及政治敏锐度的问题,要靠平时的历练与对于周遭事务的关心,才能达到这个高度。

    希望后进同仁以此为榜样、为标竿努力看齐。就如《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一个增进个人道德、修养以及做事方法、高度之快捷方式。

    第二点是发觉问题扩大,马上向上级反映,虽然也涉及政治敏锐度判断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建立一个办法,以书面明确规定各级人员向上级陈报事项之性质、时间及内容,让大家有所依循。

    这一点曾副部长做得很好,就请曾副部长起个草案,名称暂定为:「南海王国各单位通报事项规定。」请不必担心,我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轮郭,送到我的手上,有所遗漏的话,我会把它补齐的。

    第三点是对于国际情势的认知,包括日本、琉球、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甚至缅甸、马来西亚、都没有偏差。虽然没有包括印度尼西亚、天竺、锡兰,可能是路途太遥远了,但是也够了。

    至于我们的母国情况可能与日本差不多,但情势更加险恶,基本上目前是毫无希望了,因此此次挑中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做为紧急采购对象,策略完全正确,决策者是谁,请他把决策过程详细记录下来。

    至于废弃矿坑的再利用也是一个重大议题,但非属今天的讨论题目,暂且不深谈。

    第四点是商业局龚局长的补充,说得活龙活现的,的确是一个最佳的商战技巧,不但让我方获得最大利益,又不至于竭泽而渔,正符合中庸之道。请与其他几位cao盘手一起将它完整化,最好还能归纳出几个理论依据,将来甚至可以当作教材使用。

    第五点是郑部长的补充说明,事前的约定,工作进行中的联系,工作进行后的确认,做得都非常到位,这也是确保人员、货物不遗漏的不二法宝,是何人向郑部长报告得如此详尽的,就请他征询相关人员一起将它完整化,最好还能归纳出几个理论依据,将来甚至同样可以当作教材使用。

    依据这五点做成的「经验反馈」就很完整,将来有碰到类似情况时,即使此次没有参与的人看过书面资料之后,也能按图索骥,不至于如同瞎子摸象,毫无头绪,不知所措。

    开会前,大家对于「经验反馈」如何运作没有甚么概念,开完会后,每人或多或少都分配到一些工作,但是目标明确,大家都信心满满,心满意足地离去。一个新观念、新的做法又顺利植入了人心,不亦快哉。

    至于如何奖励,其实从「经验反馈」中可以发掘具有创意、有创见的良好作业典范,特别给予奖励。对于实质上具有贡献的良好作业,也可以从「经验反馈」中寻找出蛛丝马迹,就不至于有遗珠之憾了。

    傍晚三位佳人陆续回来看我正在看会议记录,显然会议已经结束,都略显惊讶,因为「经验反馈」对于大家都是一个新的名词,也恐怕会是个很折腾人的玩意儿。

    已经不怕黑的芊儿问道:「『经验反馈』是甚么?」我说道:「所谓『经验反馈』是指不管是好的或是不好的经验,只要是它有警惕或指引后来者的价值,就需要建立『经验反馈』数据库,好让后来者方便学习,或知所警惕。

    而我们这一次因应粮食危机,不管是处理的时机、处理的方法、过程及其成果都堪称最佳的作业典范,因此我要把这整个过程再梳理一遍,把好的作业仔细地留下纪录,这就是『经验反馈』,将来人事有所变动,后人只要按照前人留下的纪录,就可以做得一样好,这就是『经验反馈』的目的。」

    我问中央银行政务副行长周令慈,明天是否有约事务副行长防伪技术高手周宏涛,一起来谈纸钞发行动态。令慈说道早就约好了,另外也约了一位印刷专家,若王上认可,可让他担任发行局长兼中央印制造币厂厂长。

    今天晚上吃了一顿丰盛的晚宴之后,我们绕着奎松市走了一圈,奎松市现在还是以政府机构为主,民居不多,只有两个比较靠近的聚落散布其间,显得安静祥和。

    回到行管大家一起分配浴室洗澡,自有一番旖旎风光,也有道不尽的温柔缱绻与怜爱,仿佛时间的流逝都在这一刻悄然停止。但也只有我与两位成年佳人得以分享,已经不怕黑的芊儿及读友们都不得与闻,真是抱歉之至呀!

    次日辰时令慈带来事务副行长防伪技术高手周宏涛及一位印刷专家到二楼会议室,这位印刷专家年约四十余,倒是个徽商的嫡系人马名叫汪通,年纪比汪部长汪昂还要稍大一些。

    会议一开始,首先由中央银行政务副行长周令慈说明,已在新曼市、新达市及新洛经济特区办理三场纸钞发行说明会,市场反应良好,唯一有异见的是汪通先生。

    但是我们觉得他说得在理,而且头头是道,显然颇有研究,因此请他一起前来见见王上,汪通对于历朝历代硬币制造的利弊得失,颇有研究,值得我国引以为鉴戒。

    我说道:「汪通先生有甚么高见?可否说来听听,分享一下高见。」汪通说道:「王上既然这么客气,那我就直说了,基本上国家印制纸币是本小而利大,严格说来是赚人民的钱,而且也只是在商场上流通为主。

    平头百姓一年到头也难得碰上一回,因而也不会去理会纸币是甚么,也不会去用它,因此也不懂它,平头百姓相信的只有通宝,而历朝历代流传至今,以五铢钱及开元通宝两款为主。

    至今流行的是开元通宝的式样及以一枚为一钱,十枚为一两。并由此演变出新的十进制重量单位——钱、两取代了过去的十二进制的五铢钱,其中的一钱即指开元钱一枚的重量。

    唐朝以后的各朝各代钱币也以「通宝」、「元宝」或「重宝」等命名,但式样及型制仍与开元通宝相同,只是材质上常有偷斤减两之嫌,流行得不如唐朝时的普遍。

    因此我建议除了要发行纸币,以利货币流通,刺激工商业发展外,国家也要制造硬币,方便人民上街购物或互通有无,积少成多,对于国民经济是不可忽视的一份力量。」

    我问道:「然则汪先生知道开元通宝的材质否?」汪通回答道:「开元通宝流传至今,铜、铁、铅、金、银之材质都有,金、银之材质应非通宝,而是用于游戏、赏赐、撒帐,以及洗儿。

    有诗曰:『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僚楼下拾金钱。』

    在宫廷的习俗影响下,民间有少量的打制金银钱作为配饰。因此唐代法条证实,唐代的金银钱不是官方的流通货币。唐律规定私铸铜钱者为罪,而铸金银钱者不予追究。

    因此相信开元通宝的材质应是以铜为主,渗入少许铁、铅以增加其硬度,并可以耐久而不腐化,至今近千余年,开元通宝仍能保存完好,其秘诀恐怕就在此了。」

    我说道:「没错!渗入少许铁、铅可以增加铜的硬度及耐腐蚀能力,但是铅有毒,可以改用铜90、镍6、锡4,或铜90、锌7、锡3试试看,做好以后放在盐水中泡一段时间,如果不变质就没问题了。」

    我继续说道:「我完全认同汪通先生的看法,通宝仍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但是是否做出两种通宝以方便国民使用,一种是一钱的通宝,另一种是一分的通宝,请再研究一下,同时我也同意任命汪通先生为中央银行首任发行局长兼中央印制及造币厂厂长。」

    这时行馆主事来报告午饭已准备好了,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就过去了,用完午餐,休息片刻,我们又回到会议桌,我问道:「我们目前准备多少纸钞?准备何时发行?以及如何确认印行数量?」

    汪通先生回答道:「徽商内部有一种跳码戳记,可以计数,但是用于印刷则尚未稳定,因此只能用人工计数,以人工确认印行数量。」

    中央银行政务副行长周令慈进一步说明:「中央银行初步拟印行一千五百万银元,先发行一千万银元,视市场的需求而定,若市场需求量大则一千五百万银元全部投入,若市场需求量小则慢慢回收。

    但是在中央银行的金库中,将一直保有五百万银元的准备,以应不时之需,维持市场需求的稳定,这里所谓银元等于一两银子。至于发行时机拟建议于新春元旦之日前十天首发,让全体国民过个喜气洋洋的好年。」

    我说道:「各位的想法和建议我都认同,但是有四点必须强调一下,首先是发行量的控制必须精确,这是政府一项负责任的态度问题,不能打折扣。

    其次是发行硬币,必须够坚固耐用,但也不能超过成本太多,要从技术上着手改善,以避免有太多人收藏,否则就失去通货的意义了。

    第三是周副行长上次提到,将要发行一钱、五钱、一两、五两、十两、一百两、一千两共七种面额纸钞。我后来想一想应再加五百两面额纸钞,合计八种面额纸钞较为完整。

    第四是由于纸钞是由纸张制作而成的货币,在不断的流通使用后,会发生污损或破损,因此纸钞一般的平均寿命只有三、五年,必须要有管道不断地收回更新,否则也容易成为疾病传播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