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王师北定在线阅读 - 第213章 广建粮仓 未雨绸缪

第213章 广建粮仓 未雨绸缪

    第213章广建粮仓未雨绸缪

    关于人力短缺,可能造成生产力不足的问题,我回答得比较详细,因此距离上课时间只剩一刻多的时间,我要同学们都站起来走动一下,以免久坐伤rou,因为长坐不动,血液停滞,会使臀部以及下肢肌rou纤维萎缩,引起肌rou伸缩无力。

    臀部以及下肢肌rou无力之后,会导致关节负荷过重,伤害到关节的筋骨,进而使关节提早退化,将造成永久性行动不便的后果,其原理相信各位同学都能理解。

    开始上课之后,我将此次我军可能面临的粮食危机做为实例,用来教导四则运算的技巧,有了这个切身攸关的实例,相信同学们都会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一定是一级棒了。

    首先我将我这一次视察了新圣市广东水陆师提督府吴六奇部、新达市承恩伯周全斌部、新塔市漳州闽浙总督府李率泰部及新卡市一等海澄公黄梧部等四个大部,做一个综合整理。

    第一个问题是,我军这四个大部原先动员民众的人数,吴军门部、承恩伯部、李制军部及黄公爷部分别是:七万五千人、七万人、八万九千人及十四万四千人,现在我要同学们计算这四个大部原先动员民众的总人数。

    过了一会儿,我公布标准答案是三十七万八千人,我问,答对的请举手,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举手了,成绩不错但不容易辨识谁没答对,所以我请,答错的请将计算式拿来给我看一看。

    结果有五位同学上来,我一看都只是粗心计算错误,而且都已自动更正好了,我请五位同学回座,告诉大家,数学计算要求快但更要求正确,所以要非常细心地计算,这五位同学均已自行更正了,算是全部答对了。

    第二个问题是,我军这四个大部战士的人数,吴军门部、承恩伯部、李制军部及黄公爷部分别是:一万人、七千八百人、九千八百人及一万二千五百人,现在我要同学们计算这四个大部战士的总人数。

    过了一会儿,我公布标准答案是三万九千三百人,我请答错的同学将计算式,拿来给我看一看。结果没有同学上来,我说道,数学无窍门,惟细心而已,这次是全部答对了。

    第三个问题是,我军这四个大部安置的早期中华移民人数,吴军门部、承恩伯部、李制军部及黄公爷部分别是:四万五千人、四万人、一万四千三百人及八万二千四百人,现在我要同学们计算这四个大部安置早期中华移民的总人数。

    过了一会儿,我公布标准答案是十八万一千七百人,我请答错的同学将计算式,拿来给我看一看。结果没有同学上来,我说道,细心就对了,这次是全部答对了。

    第四个问题是,以上三种人应该都是有八个月存粮的人,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以上三种人的总人数。至于澳门的葡萄牙人及吕宋的西班牙人,状况尚位清点完成,人数也不太多,暂时不列入考虑。

    过了一会儿,我公布标准答案是五十九万九千人,我请答错的同学将计算式,拿来给我看一看。结果没有同学上来,我说道,细心无敌,这次又全部答对了。

    第五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请各位同学们要听清楚喔!我们要计算我军这四个大部收容之原住民,及建立之屯垦区数目。

    吴军门部、承恩伯部、李制军部及黄公爷部分别是:15万余原住民,建立113个屯垦区、15万余原住民,建立120个屯垦区、22万1千原住民,建立142个屯垦区及17万7千原住民,共设113个屯垦区。

    现在我要同学们计算这四个大部收容之原住民的总人数,及建立之屯垦区数目。

    过了一会儿,我公布标准答案是总共有69万8千原住民,共设488个屯垦区,我请答错的同学将计算式,拿来给我看一看。

    结果有同学三位拿上来,我一看都只是粗心计算错误,而且都已自动更正好了,我请三位同学回座,告诉大家,复杂的问题不用怕,越怕越容易出错,按部就班细心计算就不容易出错了。

    第六个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请各位同学们要听清楚喔!我军这四个大部原先动员民众的人数、战士的人数及早期中华移民,这三种人应该都是有八个月存粮的人,总人数是59万9千人。

    而本地原住民是没有储粮习惯的,总人数是69万8千人。现在我要同学们计算没有储粮习惯的本地原住民比有八个月存粮的人多都少人,其所占的比例是多少,而我军在这四个大部的总人口数是多少?

    过了一会儿,我公布标准答案是没有储粮习惯的原住民比有储粮的人多9万8千人,其比例是约5成4,我军在这四个大部的总人口数是129万7千人,我请答错的同学将计算式,拿来给我看一看。

    结果所有的同学都过来了,我看了几分计算式,原来都是不会计算比例,我说道:「我知道原因了,我们休息一下,一刻钟后我来教各位,如何计算比例,以及比例有何意义。」

    休息时间黄公爷、汪部长及本院的五位大老都围到我的身边,一致认为这次真是大开眼界了,数学原来是这么有趣又实用的学问。

    黄公爷说道:「经过主公这样抽丝剥茧的分析与计算,我知道粮食问题确实是已经是相当严峻,而且已经是个危机了,不过,不论主公做甚么决定,我都无条件同意并支持,因为我相信,只有主公能带领我们渡过这个危机。」

    汪部长也说道:「主公谈起这些复杂的数字,如数家珍轻松自如,过去算学给人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有如拨云见日,数学确实是有趣又实用的学问,大家都应该好好的学一学。」

    休息结束后,大家都回到座位上,并不因刚刚大家都不会计算比例而垂头丧气,反而因为有信心,可以多学会一招而精神奕奕。

    我首先要大家都记下来「比例是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这就是比例的定义,那它是甚么意义呢?譬如有一个家庭成员有十人,其中男人有四个,女人就有六个。

    如果我问那这个家庭的男人比例有多少?你就要用男人的人数去除以全家的总人数,所的结果是0.4,换句话说十分之中有四分是男人,通常的说法是说男人占四成,那另外的六分是女人,通常的说法是说女人占六成。

    接下来我要问第一个问题,假定我们班上有100人,其中有20位女生,请问男生比例是多少?

    过了一会儿,我公布标准答案是八成,我请答错的同学将计算式,拿来给我看一看。结果没有同学上来,我说道,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这次全部答对了但还不能太高兴。

    我要问第二个问题是,假定有两个富翁在比谁富有,其中甲富翁说我有水田30甲,旱田20甲,乙富翁说我有水田、旱田各30甲,请问是哪个富翁田产较多,其比例又是多少?

    过了一会儿,我公布标准答案是乙富翁田产较多,其比例是5成5,我请答错的同学将计算式,拿来给我看一看。结果所有的同学都过来了,我看了几分计算式,原来都是不会四舍五入。

    我就把四舍五入的方法告诉大家,接着要大家计算休息前,第六个问题,没有储粮习惯的原住民比例,结果只有少数人算错,我看了计算式,都是因为数字大了,计算复杂一些,一下转不过来,方法倒是都对了。

    我勉励做错的同学,不必懊恼,平时多作例题,就可以熟能生巧,以后就不会被大数目难倒了。

    接下来我们要谈一谈粮食问题,请方志斌作纪录,上完这一课就发送各部办理,尤其是财政部请把此事当作一场战争,必须以最优先、最快速的方式处理。

    由于在吴军门部、承恩伯部、李制军部及黄公爷部四个大部的统计结果,没有储粮习惯的原住民比有储粮的人多9万8千人,其比例是约5成4。有八个月存粮的人,包括我军原先动员的民众、我军战士及早期中华移民,这三种人应该都是有足够存粮的。

    而有存粮的人数比例只有四成六,尚不到半数,待补的空缺比我军原先的存粮还要大一些。

    我军原先是没有考虑到本地原住民用粮的,即使考虑到,我军也不可能在大陆时,肆无忌惮地四处收购粮食,即使有足够的粮食,我军也没有那么强大的运输能力,把粮食运送过来。

    以上是我对于目前粮食问题的总结,以及对过去作为的检讨,接下来是我军将来的因应措施。

    首先是要请各部以最积极的态度,在农闲时间,鼓励青壮出门打猎、鼓励老幼妇孺种菜、鼓励水师战士捕鱼、尽速清理缴获、向早期中华移民洽购余粮,并请财政部连络五商十行向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紧急采购粮食。

    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稻米之乡,亦是最大的粮食供应地,所以是我军渡过此一危机希望之所寄托,请立即前往紧急采购粮食,必要时不惜以抢购的方式下血本为之。

    随着将来我军需要征伐各国,统治整个南海地区,除了战士们需要粮食,将来要统治各地,政府有责任一开始就要让人民可以免于饥饿之苦,现在我军已经有了稳固的领地,因此要积极的建设大型粮仓,以免将来又遇到类似目前的粮食问题。

    依据唐.魏征所著《隋书.卷24.志第19.食货》中记载,天下有三大粮仓──含嘉仓、黎阳仓和回洛仓。

    黎阳仓位于河南省浚县城关镇东关村,平面近长方形,东西宽780尺,南北长900尺,周长约3,300尺。

    回洛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小李村,长约1,170尺、宽约780尺的地区内,70余座仓窖排列基本规整,共12排9行,仓窖间距在240尺至300尺之间。就仓窖的个体而言,上口径一般在30尺左右。

    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含嘉仓,由于规模巨大,四周建有围墙,形成较为独立的城池式仓城,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区。东西宽1,836尺,南北长2,130尺,总面积有430甲,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建立后,盛唐时曾纪载,全国各主要粮仓藏粮12,056,620石,其中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粮仓287座,窑40余座。至今发现保存千年的粮食仍有一半完好!

    这足以显示含嘉仓当时的设计的高明,首先在于选址在地势高的地方,华北这个的地方土质干燥,水位低,利于储粮。更重要的是,这些粮窖的结构十分科学,人们在冬季封存粮食时,用「席子夹糠」法使粮窖隔湿保温。

    当粮仓储满后,仓口铺敷一尺半左右厚的谷糠,糠上敷席子,最后用泥土封闭窖口。这种方法,既可防潮防腐防火,又能防虫蚀侵害,便于守护管理。当时的官仓建筑及储粮技术均甚为高明,古人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