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王师北定在线阅读 - 第207章 新塔分院 见到芳菊

第207章 新塔分院 见到芳菊

    第207章新塔分院见到芳菊

    晚饭我与干姊姊多罗格格及李制军在总督府内院共享,饭后看着多罗格格已明显隆起的肚子,算算日子,预产期应在四个月左右了。

    我说道:「我认为干姊姊的产房应设在新塔市,而且应设在总督府附近,请制军大人找一块约数甲大的地方,我将请卫生医学部汪部长先派人来建造两个产房,因为制军大人的如夫人蔡氏也可能于同时生产。

    否则万一要提前生产,长途行路至新南市,恐怕有风险。而且产后的照顾及婴儿的初期状况,均应由专业医学人士依照既定的程序观护,以进一步确保产妇及婴儿的健康,距离太远亲人无法就近探视,也会牵肠挂肚的。

    将来以这两个划时代的产房为基础,在此地建立中华医学院新塔分院,就近照顾贵部及承恩伯部南方地区民众之健康,并招收附近人家子弟有志从医者入学。」

    多罗格格及李制军都高兴、激动万分,连连称谢,李制军说道:「我们将马上遵照办理,随时来随时有地可用,即使把总督府让出来都行,我们暂时住帐蓬,另建总督府就是了。」

    次日晨起,我准时到了总督府前广场,不但六名侍卫及施世纶已束装妥当,而且八名佟佳氏当家的武官、文官也都精神抖擞,一身的短打装扮,认真的准备妥当了,我问两位昨天未参加晨练的两位文官,今天怎么也来了?

    原担任清廷正三品太仆寺卿,顺治九年壬辰科进士,31岁的达哈塔代表回答道:「昨天主公是要带队跑步,我们怕跟不上耽误大家的晨练,黑灯瞎火的路途也不熟悉,因此就没跟了;今天不一样呀!太祖长拳在北京也很流行,我们有机会学最好的,当然是不能错过了呀!」

    我问道:「这么早起吵人,夫人不抱怨呀!」达哈塔回答道:「她们一听我们要来学太祖长拳,也想来学呢,不过主公没邀请她们,所以没出来。」其实我已听到总督府有人声,而且还不只一两人。

    我说道想学的都欢迎,自己人不必避讳甚么。达哈塔向着大厅招手,不得了,有十五、六个人高兴的跑了出来,男女老少都有,还有三、四个少年男女生。

    我说道:「欢迎一起来晨练,以后不可以这么客气、见外了。此外,我军的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新奥分校即将报名,这四位少年男女生可都要及时去报名,动作要快!以免向隅喔!」

    有位中年的大爷问道:「我们是满族人,主公也收吗?可不要白跑一趟,听说路程不近呢!」我说道:「这位大爷您说这话可太见外了,也真是没谁了。满族人又有那点不如人,我们不但有满族的学生,还有满族的老师呢!」

    说罢我开始一式一式慢慢使出来,每一式都确确实实的到位,让大家即使只就着星光,仍可看得清清楚楚,每个人都很用心的学了三遍,为了加深大家学习的热度,我说道:「第四趟我将全力施为,表演给大家看看,我不在时,行伍中会的人不少,各位仍可就近把它学好。」

    我走到人群外30步,每走一步真气鼓荡一下,到第30步时,体内的真气已充盈全身,周身上下每一寸皮肤俱被真气注满,乎的一拳打出,无形的劲气澎湃随之而出,隐有风雷之声,势如狂涛怒飙,锐不可檔,姿势却是如行云流水潇洒至极。

    众人都退到三、四十步外,全身衣服都被劲气鼓舞下,簌簌而动,看得如醉如痴。

    用过早餐,拜别了干姊姊多罗格格佟佳氏、李制军、两位副将郭壮图、王屏藩及八位佟佳氏族人的当家人之后,留下侯嘉亮在此,招募三百名合格的特种作战战士,我与霍震、方志斌、三位原传令官,还有一个小跟班施世伦,一行七人则启程前往新南市。

    新塔市至新南市距离约100里路,正好是一天的行程,沿路都是在三描礼士山脉的山脚下,土地湿润,林木茂盛,水草丰美,景色靓丽,却都没有耕作过的痕迹。

    我们所走的途径与将来驰道的路径应该相差不远,所以李制军部显然是有刻意的避开,以利将来道路施工及城市规划,因此道路两旁都看不到屯垦区及我军重新混编安置之聚落,显得有点荒芜、萧条。

    接近新马市的时候,看到东边数里处有一排四个屯垦区连接在一起,看起来中规中矩的,时值中午,也没有特别要问的事宜,我们就不去打扰了。

    我们六个人就在一条小溪边准备埋锅造饭,却见闽浙总督府副将高大节,带着两个人匆匆而来,大声喊道:「主公!主公!好久不见了!果然李制军料事如神,他说主公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可能会自己做饭,要我们在这附近多加留意。

    我本不相信,但见主公果真是如此,主公呀!我们都是您的子民,怎可如此见外呢,怎可如此刻苦节俭,不惜身呢!这叫我们这些做属下的人,情何以堪呀!」

    我们六个人只好跟着高副将走,四个屯垦区最近的一个离此不到两里,一会儿就到了。但见每个屯垦区都比别处大了不少,李制军说过,只要地形不特殊,原则上都每个屯垦区都占有土地面积1,000甲,各收留1,500人,并各派驻60名战士管理。

    时间已是中午,但见还有很多人仍在工作,有的在播种、有的在灌溉、还有人在开垦,我问道:「贵部没有规定作息时间吗?中午在大太阳底下工作容易疲倦呀!而且怎么有人还在开垦呀?」

    高副将说明道:「作息时间是有规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午时是吃饭及休息时间,但并非强制性的规定,各人可以依其进度自适应,本地原住民已习惯烈日,体力又好,中午都只休息片刻,吃一点自己带来的干粮,就继续耕作。

    而且都是全家出动,小家伙大多负责灌溉,玩水可玩得起劲呢!老人家负责播种,青壮负责开垦。而且这一排四个屯垦区连接在一起,都是顺着小河道而建的,小河道在中间,两旁各画出长条型的土地,按照每一家庭人口数分配土地。

    因此每个家庭都一样,有临河的土地,也有不临河的土地,但是遵照主公的指示,临河一里的地是不准开垦的。由于每一个家庭所分配的土地都够大,一时也开垦不完,因此都是临河的土地先开垦、接着就播种,才不至于耽误收成的时间。

    若行有余力则继续开垦,这里也没有四季之分,因此开垦到那里,只要灌溉得到就可以播种,现在有些青壮比较多的家庭已开垦完毕,我们就雇用这些青壮,到更上游处开挖引水渠道,希望所有土地都能有足够的水来灌溉。

    原来准备在一年内完成开垦的工作,眼看着一个多月就几乎要完成了,我们之前没想到本地原住民的生产力如此高,因此李制军正在考虑加大土地的分配,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让每个人发挥其最大的能力。」

    一行人说着说着,就走到了最近一个屯垦区的办公室,午饭已备妥,还挺丰盛的,有鱼有rou,高副将说明道:「鱼rou都是新鲜的,鱼是早上从河里捞出来的,野猪是两天前抓到的,已经养了两天,就是为了等主公来,大概是不习惯被饲养,有一点掉膘了。」

    午饭吃得宾主尽欢,现捞现吃的野生淡水大鲢鱼,鱼rou鲜美弹牙有劲又有滋味,野猪rou吃起来是有点柴,但还是很美味,看样子李制军早就交代高副将在此堵我,真是太够意思了!

    饭后我告诉高副将同时也请转告李制军,若平均一人耕作一甲地,已经略微超过一个人的体能极限,况且我军的耕牛还不是很够,虽说「只有耕坏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但是我们是牛、人、田都要保护,短期过劳休息几天就好了,长期过劳会很快衰老,而且也有可能暴病身亡。因此加大土地的分配,以平均一人耕作一甲地为上限,本地原住民若有意见,直接告诉他们前述原因即可。

    农闲时间,若实在闲不住,可以上山打猎,上山打猎也请当做休闲活动,不要贪功过劳。若捕获野生水牛,请勿杀害,我军可以加成收购,因为耕牛是农家之宝,其生产力是人的三倍。

    根据考据结果,中国在春秋时代后期,牛成为耕种的主要劳动力,随意宰杀耕牛、偷牛、盗牛都是死罪。唐武宗还正式下令:「牛,稼穑之资,禁人屠宰。」甚至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吃牛rou。

    感谢了高副将的招待,赞美他领导、激励本地原住民的方式得当,我们一行六人继续上路,过了新马市,因有两条大河贯穿新马市与新南市之间,其间小河密布,益见土地肥沃,水草丰润,也慢慢发现有耕作过的痕迹。

    过了新安市距离新南市仅剩二十余里,一个时辰即可到达,现在离天黑还有将近两个时辰,越接近新南市土地越不平坦,地势起起伏伏,还好都不陡峭山也不高,最高还不到200尺,但反而因林深木茂,觉得清凉舒爽多了。

    接近新南市约五里的地方,有一小山丘,高度只有30尺不到,周长约七里,面积约75甲,正有一少女,身后有三名卫士,正凝视着来路,可不是芳菊是谁。

    待走进一些,芳菊也认出我了,叫了一声:「校长!」之后如乳燕投林般投进了我的怀里,珠泪顿时如决堤之洪水般滚滚而下,哭了个悲悲切切的,还在我的身上摸个不停。我急问道:「有谁欺负你了,告诉校长我替你主持公道。」

    芳菊被我逗笑了,满脸的泪水在我的胸前来回磨蹭一下,才抬头看着我,说道:「人家只是太高兴了嘛!弄湿了校长的衣服,没关系,晚上就换一件。」

    芳菊继续说道:「人家选定了这块地方,想做为中华被服厂的厂址,要请校长来认可,已经等了一个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