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军器监
书迷正在阅读:影后重生:秦少的腹黑妻、魔武机神、天启王座、星纪帝国之枭宠狂妻、诸北珍珠始家传、快穿女配:男神,给撩不、平民忍者在木叶、妖娆小兽妃:拐个魔君生崽崽、醒来后就无敌了、我的前世是游戏boss
这天,张小川在皇宫一直待到了天色变黑后,这才离开。 他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他的在外方法,加上太医的药,赵媛媛小姑娘能不能挺过来,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他没想到,在后世也就是普通的一个感冒,在古代却能够致人于死地,这让他不禁感慨古代的医疗还是太有限了。 这一刻,张小川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建立一家医药公司,专门研究人类疾病,不然说不定哪天一场疾病突然到来,他的亲人,或者是他自己就可能一命呜呼了。 第二天,张小川再次进宫看望赵媛媛,赵媛媛依旧脸色苍白,还是有气无力的样子,但是可喜的是,她身上的温度比昨天低了很多。 最后经过太医的诊断,赵媛媛的病情正在好转,这让所有人都非常欣喜。 接下来几天,赵媛媛的病情明显好转,脸色恢复了红润不说,还能够有力气自己走路了,张小川担心的感冒引起其他病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这段时间,随着赵媛媛一病不起,她的家人就没有一天睡过好觉,特别是母亲郭氏,几乎时刻都待在女儿身边照顾。 赵媛媛的几个哥哥也都是对其担忧不已。 在太医束手无策之时,和赵媛媛关系最要好的二哥赵凯还偷偷掉了好几次眼泪。 太上皇赵构和皇太后也是隔一段时间就来看望一下小孙女,一脸的担忧。 现在好了,赵媛媛的病情好转,这让所有人高兴之余都松了一口气。 原来,赵媛媛是在张小川那边给孩子们上课时生病的,虽然大家知道这不能怪张小川,但这也让赵一些人或多或少对张小川都有些意见。 现在因为张小川,赵媛媛的病才好转,所以他们对张小川又充满了感激。 赵眘虽然知道张小川很有钱,但还是一高兴之下赏赐了他一些珍贵的器物。 “官家,皇后娘娘,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了,就不容易生病,就能活的越久,所以我希望等媛媛病好了之后,一定要督促她每天锻炼。” 这天,张小川细心叮嘱赵眘和皇后郭氏说到。 “还有,媛媛身体中的血液不足,以后还要让她多吃一些补血的东西,比如动物肝脏,血液,鸡蛋黄,豆制品等等,我待会写一个单子,你们按照单子上的食物安排就行。” “还有,要多吃水果,水果能给人体补充各种维生素,这对身体非常好……” 张小川说了一大堆,都是针对赵媛媛身体健康提出的意见。 “张小郎,你懂得可真多。”听到张小川的话,皇后郭氏说到:“不如这样吧,等媛媛病好了之后,就由你来监督她锻炼,她需要吃什么你就给她安排什么就行了,你知道的比我们多,还是你亲自照顾她让人放心一些。” “额,可是我现在是军器监今,不能一天到晚陪着她。”张小川呐呐说道,没想到自己只是出一个主意,却把自己栽了进去。 “没事,你每天抽空去一趟军器监就行了。”一旁的赵眘说道。 “那,好吧!”赵眘都发话了,他敢不答应吗? 因为赵媛媛的事情,张小川都还没有来得及去军器监上任。 上次他是军器少监,结果军器监今丝毫不给他面子,他负责研制火气,军器监不仅不给人给钱,还连快地盘都不给,说让他自己想办法。 没想到才半年多时间,他就成为了军器监今,正六品官员,掌管整个军器监了。 这天,张小川带着吏部下发的文敕官印,带着一群护卫前往军器监上任。 只是还没到军器监门口,就有一群官吏远远的迎了出来。 “下官拜见监今大人。”一群人见到张小川,连忙拱手行礼。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中年人,更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一群人给一个少年行礼,这还真是有些滑稽。 这群人中,有几个人张小川还认识,他上次虽然是军器少监,但只负责火器研制,却是管不着这些人,所以这些人丝毫不把张小川放在眼里。 现在张小川转眼间成了他们的直属上司,这让他们顿时就感觉到亚历山大。 “诸位不必如此多礼,本官刚上任就劳烦各位同僚前来迎接,真是不好意思。”张小川也朝一群官吏拱手行礼。 “大人哪里话,您主持的炼钢厂对我大宋有着非同一般的贡献,下官等人前来迎接也是应该的。”一个中年官员朝张小川说道。 “你是?” “在下军器少监左允福。”那中年官员朝张小川拱手,随后他又介绍其他几个人说道:“这是军器监丞刘文左,这是甲坊署今余承德,这是弩坊署今曹有宁……” 中年官员给张小川把所有官员都介绍了一遍,至于其他的小吏实在太多,所以就免了。 军器监有两大部门,其中弩坊署,主要负责制造刀枪剑戟弓箭弩等兵器。 甲坊署,主要负责制造甲胄,皮甲,铁甲,锁子甲,鱼鳞甲等等,都是在这里制造。 当然,随着张小川到来,军器监又多了一个火器营。 除了这些,军器监还需要制造旗帜,帐篷等军用物资,反正非常繁琐。 当然,整个大宋光靠军器监是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制造出来的,各州府还有自己的都作院可以制造兵器等等。 “各位,朝廷任命我为军器监今,我也是刚刚上任,以后还需要各位同僚齐心协力,这样才能完成上面交代的人物。” 张小川把所有官吏叫到一处宽大的“会议室”开会。 只听他继续说道:“关于军器监的运作,我也是两眼一抹黑,还需要熟悉和了解,暂时就按照以前的运作方式来就行了。” 张小川的话说的很漂亮,自然的得到了大家的一片应和。 随后的几天,张小川就开始全面熟悉军器监的运作模式。 军器监,在临安和周边的州府都设有自己的作坊。 临安附近的作坊,位置在城东南角靠近,南接钱塘江,北靠凤凰山,连绵一大片建筑,都是军器监所属的作坊。 这些作坊有打造刀枪的作坊,有制造弓箭和弩弓的作坊,制造甲胄的作坊,等等等等,反正非常多,光工人就有上万。 经过一段期间的观察和了解后,张小川发现,军器监虽然有很多工具,但是效率都不是很高。 比如打造一把长刀,从刀柄到刀身,完全都是一个人从头到尾制造出来,效率极其低下,一把长刀制造,从头到尾需要好几天时间。 当然也有一个师傅带着几个徒弟的,一些不重要的地方,比如制作刀柄师傅就会让徒弟做。 但就算这样,张小川还是看不入眼,在详细的了解打造长刀的工艺过程后,他的脑海中,一条完整的,能够批量生产长刀的工艺流程就初步形成了。 他觉得可以把长刀的制作分成好几个步骤,先用可拆卸的铸模,用钢水批量铸成长刀的毛培。 然后用磨床把钢刀打磨成行,最后经过热处理,钢刀就基本成型,然后装上刀柄,一把完整的长刀就算是制造出来了。 除了长刀的制造,弓弩,也完全能够批量生产,因为制造玻璃时发现了锰,他完全可以把弓弩的弩壁换成含锰的合金钢,这样制造的弓弩不仅威力大,还能批量生产。 还有羽箭,箭头可以用铸造铅活字时的那种方法,用生铁水大批量铸造,箭杆则可以设计一种拉圆的机械,把竹片或者是木棍一头塞进机器中,然后一拉,一根圆圆的箭杆就形成了。 然而,张小川发现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就是工作中的工匠没有积极性,偷懒耍滑比比皆是。 跟重要的是,很多人制造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质量。 经过详细走访,张小川了解到了其中内幕,这就和那些面以前临倒闭的国企很像,其一是管理松懈,其二是工资不高,其三则是没有上进的动力。 这些工匠,不管技术多么厉害,都受不到上面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待遇。 张小川发现一些非常厉害的工匠,技术水平披靡后世的七八级钳工那种,在后世也算是工程师的待遇。 军器监里面的东西他们都会制作,军器监里面没有的东西他也会做,而且制作的质量非常好。 但就是这样一个工匠,在军器监却和普通工人没有什么区别,工钱都是一样多,才区区两百钱一天,只够养活家人不饿,想要过上富裕生活那是妄想。 而且他们基本上没有上升空间,一辈子都只能是工匠,不可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哪怕是一个小吏,更别说是爬到军器监今这样的位置了。 为了解决发现的这些问题,张小川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书朝廷,请朝廷允许对大宋有贡献的工匠进行奖励和提拔成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