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参观
书迷正在阅读:影后重生:秦少的腹黑妻、魔武机神、天启王座、星纪帝国之枭宠狂妻、诸北珍珠始家传、快穿女配:男神,给撩不、平民忍者在木叶、妖娆小兽妃:拐个魔君生崽崽、醒来后就无敌了、我的前世是游戏boss
钱塘江造纸厂,由十六家印刷作坊和张小川一起投资建立。 原本一开始计划只投资三万多贯钱,但是随着张小川把水泥弄出来后,厂区就在不断括建,加上人工和原材料的成本,造纸厂前前后后投资不下十万贯,每家都投资了数千贯钱,不可谓不大手笔。 造纸厂,光是整个厂区就占地两百多亩,更是招聘了一千多工人,还好这个时代工人的工资普遍低下,要不然一开始还真是吃不消。 造纸厂分为制浆部,抄浆部和成品部三个部门。 其中制浆部占地面积最大,人手也是最多,占了整个造纸厂的一半。 其次就是抄浆部门,人手也是非常多,占了造纸厂的十分之三。 成品部门相对人比较少,因为他们的工作也比较简单,只需要把焙好的纸张分门别类的整理然后包装起来就行。 整个造纸厂,最重要的就是制浆,这也是造纸的第一步。 张小川和一群东家沿着水泥马路开始巡视整个造纸厂,最先看的就是制浆。 制浆,第一步当然是漂竹,所有人就见到,在厂区上游,被挖开了无数池塘,池塘中泡的全是一截截的竹子。 “各位,这里就是漂竹的地方,这里有一百三十八个大小池塘,一共泡了一万根大竹子,和数不清的小竹子,基本上把方圆百里大部分竹子都买了下来。”造纸厂的一个负责人,朝一群东家介绍说道。 这个人是刘家的人,叫刘东,是刘海的族弟,很有才干的一个人,也是众多厂领导之一。 只听他继续说道:“目前,我们已经在数万亩山地上从各地找来了竹根埋下,相信要不了几年,厂区附近都会成为一片大竹林,到时候造纸的原料就不愁了。” 一群人一边走一边听厂里的负责人介绍造纸厂的情况,基本上各家都有出人来厂里担任职位。 在池塘下游,有一片厂房,此时的厂房中,无数黑烟从十几个高高的烟囱中冒出。 “各位,这里是蒸煮车间,里面的大炉子一次性能够蒸煮数千斤的竹子,十几个炉子一次就能蒸煮好几万斤竹子。” “这里的竹子已经煮了七八天了,我们采用张小郎的办法,用煤代替的木材,蒸煮的效率要比烧柴高上很多。” “反复蒸煮好几次后,有些原料已经开始拿去制浆了,我们去打浆的地方看看吧。”刘东边走边朝所有人说道。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正真制浆的地方,这里依靠钱塘江而建,几十架高达十数米的水力轮车正在缓缓转动。 在水轮车附近,一栋栋厂房依着轮车而建,里面有着各种原始的机械。 比如水力碓,水力碾子,水力磨盘等等。 一群群工人,利用巨大的水碓和碾子把一捆捆煮好的竹子砸碎碾碎,然后送至磨房进行更进一步的粉碎最后制作成纸浆。 “这水碓可真带劲,这要是人挨那么一下,肯定能砸成rou泥。”看到巨大的水碓,吕家家主忍不住惊叹说道。 “刘东叔,你平时让工人们注意一下安全,这些机械每天都要检查一遍,如果有损坏就要马上修理或者是更换,不可掉以轻心啊。”见到水碓的威力,张小川朝刘东嘱咐说道。 “这个你放心,我每天都有安排人检查的。”刘东朝张小川说道。 随即,众人继续前行,很快便来到了抄浆部门。 工人把制作好的纸浆,用马车一桶桶的做到抄纸车间,这里有数百名抄纸工人正在这里忙碌着,他们把纸浆用水稀释倒入纸槽中,然后用细竹帘在中滤取,纸纤维会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 抄纸这道工序,在造纸过程中是最费力的,抄纸的工匠站在纸槽旁重复着舀水、抬起竹帘等动作,每次承受的重达20公斤以上的重量。 另外,捞纸时还得靠经验,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完全凭工匠的手法。 这些工匠,是造纸厂从各地挖来的几十个老师傅,然后让老师傅带新人带出来的。 现在造纸,很多人都算是新手练习,所以抄纸效率并不是很高,只有等上一段时间后,他们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率。 当然对于抄纸这道工序,张小川也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替工人们省力。 他在纸槽上面备制了一套简单的杠杆原理设备,这样至少能让工人们抄纸时轻松很多,效率自然也就上来了。 而且利用这样的工具,还能特制一些很大的纸张,如果说普通竹帘一次只能抄桌子大的纸张,而用这样的省力设备后,就可以慢慢抄出大上好几倍的巨大纸张,这样的纸在一些特殊场合还是很有用的。 抄纸后,就是就是压纸,把竹帘上抄的纸扣在板上,然后一层层的堆叠起来,最后再以重物挤压,把纸里面的水分挤出,重物挤压之下,纸模也就形成了。 最后的步骤就是焙干,古代纸张焙干都是利用光滑的墙面来烘焙纸张。 对于这道工序,张小川想了两天后,设计出一种地笼式的烤房,烤房有两三米高,烤房的四周设计了很多层抽屉氏烤板。 只要把纸张贴在烤板上,然后推进烤房,纸张就能很快被烘焙干,这样可用的纸张就完成了制作。 至于一些特殊的纸张加工,还需要另外加工,比如油纸,就需要在纸张上涂抹桐油之类的干性油再加工,这样的纸张可以防水。 “各位,按照我们的预计,如果材料足够,工人们全力生产的话,咱们的造纸厂,一天能够生产二十万张大纸,足够我们各家的用纸所需,而且还能有盈余。”刘东朝所有人说道。 听到一天能制造二十万张纸,各个印刷作坊的东家自然都是面露出喜色。 和小造纸作坊每天生产数千张纸相比,造纸厂足足顶的上好几十个造纸小作坊。 张小川更是暗自算了一下,按照造纸厂抄出来的,一张大纸长一米二宽八十公分的大小计算,裁剪的话,足够够印刷六张现在的报纸。 如果用来印刷书籍的话,一张大纸就能裁剪成二十张左右的书页纸, 按照各家的用纸所需,报纸印刷加上书籍印刷,一天就要消耗十万多张大纸。 二十万张纸,确实能够供应各家印刷所需了。 而且造纸厂制造的纸比市面上的大部分纸张都要白很多,价格也是比较值钱的那种。 按照几个月前的价格,一张这样质量,三十乘以四十公分的纸,两张就能卖一文钱。 而八十公分乘以一米二的大纸,面积足足是那样纸的六倍,也就是能卖三文钱。 而一天二十万张大纸的产量,完全能卖六十万钱,也就是每天六百贯钱,除去成本和人工,也有四百多贯的利润,一天四百贯,一个月就是一万两千贯,一年不到就能收回投资的成本,这在各个东家看来简直太疯狂了。 何况这几个月,随着各家疯狂印书和报纸,导致市面上的纸张价格飞涨,现在已经涨到了一张普通大纸两文钱了,如果以这样的价格卖纸,简直就跟抢钱一样。 不过相信随着造纸厂的投厂,很快市面上的纸张价格就要回落,这也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