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南宋在线阅读 - 第二十四章 sao包孙老头

第二十四章 sao包孙老头

    图纸设计出来后,接下来就是打造实验品,并且在打造试验品时不断改进,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很久时间,或许是十天半个月,也或许是好几个月才能完成。

    为了打造这台活字印刷机,张小川除了评书之外,他把每天要抄写的西游记都给停了。

    为了用钱,他也把准备给孩子们买地建大房子的事情耽搁了下来。

    一个月后,再请了不知道多少工匠,花了数百贯钱后,第一台可以实用的成品铅活字印刷机终于被制作出来。

    这台活字印刷机采用水力推动,当然也可以人力和畜力。

    不过来了用水力推动,为此张小川还精心设计了一款大动力的水力装置,并且还在水流湍急的大河边建设了厂房。

    毕家这边,这段时间则是不断地在制造铅活字,印刷书籍的话,每一个常用字都要制作十几个以上的活字,不常用的字也要有几个活字备用。

    这些字林林总总差不多要制作有数万个之多,这都需要时间以及大量人力来完成。

    最后一统计发现,张小川和毕家各自出的五百贯钱根本不够用,最后双方又各自出了五百贯,这才把整个印刷作坊建立起来。

    这个印刷作坊,被张小川取名为《毕昇活字印刷》作坊,以此来致敬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功劳。

    对于这个名字,毕老掌柜和他儿子都没有意见,这是能替祖宗长脸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毕昇活字印刷作坊,目前有两台水力铅活字印刷机,每台铅活字印刷机,每天能够印刷一千页,两台就是两千页,这个速度在毕老掌柜看来简直神速。

    传统活字印刷术,都是人工cao作,一天能够印刷一百页就算是多的,相比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算是完全省去了雕版的时间。

    但是,铅活字印刷机因为是机械传动,所以比普通活字印刷术又要高出很多倍,这就让毕掌柜有些惊为天人了。

    印刷作坊建设完成后,张小川的西游记马上就开始排版印刷,排版后,两台印刷机每天都能印刷两千多页,印刷成本和印刷速度都不是传统印刷能够相比的。

    于是张小川二话不说,马上把西游记的印刷数从一千本改成了两千本。

    西游记一共六十万多字,他准备分为六册印刷,每册十万字。

    按照横排印刷模式每一页五十行,每行三十个字左右的排版计算,再加上留白的空格,以及标点符号,一页差不多能印刷一千两百个多字左右,一张纸两页,一本书就需要四五十张纸,

    其实张小川完全可以竖排印刷,因为这更加符合古人的阅读习惯。

    但是他考虑到以后或许会推广铅笔和鹅毛笔的书写方式,所以还不如先让大家熟悉一下横排从左到右的阅读模式,反正西游记这么火热的书,不怕没有人买。

    而且他也不怕有人盗版印刷他的西游记,这么长篇的小说,没有活字印刷机的话,一年都不一定能够印刷出来。

    就算印刷出来,使用传统的活字印刷,那种质量根本卖不出去,用雕版的话,不雕刻上万快木板,根本不要想把西游记印刷出来。

    而且雕版印刷的书排版不可能有铅活字的密,纸张的使用就是一个巨大的成本。

    总之一句话,没有铅活字印刷机的话,印刷西游记这种超级长篇小说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你一套书不卖它几十上百贯钱的话,根本不要想着能赚钱。

    按照张小川的想法,印刷作坊两台铅活字印刷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就这两台印刷机,按照一天印刷一页差不多一千两百多字的速度,六十万字的西游记就需要印刷四百多天时间,这是张小川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的计划中,印刷作坊最低都需要有二十台以上,或者更多的印刷机,这样,把整套西游记印刷出来就只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对于印刷作坊的未来,所有人都丝毫不担心,像这种印刷成本低,印刷时间短,印刷的东西还精美的作坊,这都赚不到钱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印刷作坊能赚钱了。

    到了现在,印刷作坊已经开始工作,但却还没有完全完成建设,十几台印刷机也还在制作中。

    与此同时,在南宋娱乐圈,因为张小川的原因,也是掀起了一股模仿和创新的高啊潮。

    茶园棚,这段时间成功的推出了名为山海经的长篇评书故事。

    加上张小川的西游记,一时间,王家桥瓦成为了整个临安勾栏瓦舍的焦点。

    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都是纷纷跑到王家桥瓦,就是为了听一场张小川的西游记,或者是茶园棚孙承德讲的山海经。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张小川的名字在临安城的勾栏圈几乎无人不知,十五之龄,却写出了西游记这种旷世大作。

    与此同时,虽然段平也改编了山海经,但因为他并不在前台的缘故,知道他的人并不是很多。

    而且,这其中未必没有钱胖子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隐藏他的结果。

    这天晚上,张小川刚讲完梨园棚的评书,出门就见到了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老头从茶园棚走出来,随后老头上了在一群人的簇拥下上了一顶颇为豪华的轿子。

    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用猜,张小川就知道这个人肯定是茶园棚的孙承德无疑了。

    最近孙承德因为主讲《山海经》,他的名气在临安城丝毫不弱于主讲西游记的张小川。

    和张小川的低调不同,这孙成德自从“红”了以后,一口气收了十几个徒弟。

    他的徒弟们被他推荐到茶园棚和其他瓦市的勾栏评书,能够拿到第一手的《山海经》话本,为他赚取了很多钱财。

    现在的孙承德,去哪里都是做轿子,而且还有一群阿谀奉承之人簇拥。

    “咦!这不是张家小子吗。”

    已经上轿的孙老头,掀开轿帘,眼神一撇间正好发现了从梨园棚出来的张小川。

    此时的张小川身边,除了他的“经纪人”赵奶奶之外,就是两个他花钱请的孔武有力的保镖。

    “张家小子,过来过来,我有话要问你。”孙承德朝张小川招招手道。

    “……”张小川白了孙老头一眼,不理他直接准备离开。

    “我说张家小子,你都是这么没有礼貌的吗,见到老前辈招呼不打就要走?”见张小川不理自己,孙承德顿时说道,说话间,还示意抬轿的人连忙跟上张小川。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张小川见孙老头跟在自己后面,顿时没好气道。

    “我说张小郎,咱们合作怎么样?”孙老头不以为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