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收丹
看到阴魂形成的灰雾冲向大虎,清风子再也顾不上去推倒丹炉,现在救人要紧。 连忙掐了一个法诀,就要向那团灰雾击去。 然而,掐着法诀的手刚刚对准那团灰雾,清风子便惊讶地停了下老。 眼前发生的事情大出清风子意料之外。 这团阴魂形成的灰雾,没有去冲击大虎的身体,反而缩成一小团,包裹住了大虎握着剑柄的双手。 清风子愣住了,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正在清风子愣神的功夫,一道接着一道的灰雾向着大虎飞去。 同样没有冲击大虎的身体,反而将大虎整个人与火焰隔绝了起来。 鬼物毕竟是阴邪之物,哪能抵得住撒过朱砂的至阳火焰。灰雾坚持了没多久,便在火焰的炙烤下开始消散。 然而,更令清风子想不到的是,每当一团灰雾完全消散后,挡在大虎身前的灰雾,马上就会分出一团补上去,之后又会从远处飞来另外一团灰雾,融入到大虎身前的灰雾之中,就像是一只只排队等着扑向火焰的飞蛾。 怎么会这样? 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了清风子对阴魂的认知。 回过神来的清风子疑惑地向四周看去,不知什么时候,方圆十米的范围,已经被鬼物化作的灰雾包围了起来,就像是一个灰色的罩子,将丹炉连同大虎和自己全都罩在了其中。 而这罩子此刻正在不住颤动,隐约中还能听到一声声钟响和鬼物的嘶嚎。 清风子知道,这化作灰色雾罩的鬼物,只是被引魂钟吸引来的一小部分。然而就是这一小部分鬼物却阻挡了引魂钟的钟声,以及被引魂钟招来的大量鬼物。 清风子顿时就被感动。 虽然他此时很想倾尽法力,为这些阴魂念诵一遍《太上救苦经》,可是却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引魂钟还没有停,一旦他诵经超度了这些阴魂,那它们所做的一切就全都白费了。 清风子热泪盈眶,仰天说道:“我清风子,在此发誓,今日之后必将在此立下魂冢,每年此日诵经七日,至死方休。有违此誓,教我身死道消,魂飞魄散。” 在清风子发下重誓之后,立刻灰色雾罩便停止了颤动,变得更加浓厚。引魂钟的钟声以及鬼物们的嘶嚎声也消失不见。 并不是因为钟声停了下来,而是有更多的鬼物听到了清风子的誓言,融入到了灰色罩子中,将这方圆十多米的地方完全与外界隔绝开来。 清风子重新盘腿坐好,对着丹炉掐动法决,四下里变的安静无声,只有那逐渐恢复稳定的火焰,将大虎的脸庞映照得通红。 如果现在风建春在这里,他一定会看到,每一团灰雾消散的时候,都会有一点荧光没入到大虎握着剑柄的双手之中。 …… 曹轩一口气跑进虎xue寺,此刻的他满肚子的火。 安排在寺庙里的人难道都他娘的是个废物?钟都敲响了九次了,怎么就不知道制止? 可是当他来到大雄宝殿前面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寺庙里的僧侣倒了一地,而白日见过的方丈老和尚,此刻正盘膝坐在大殿正门口,口中不断念诵着佛经。 “方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轩对着方丈老和尚大声问话,老和尚却依然自顾自地念诵着佛经,完全不理会曹轩。曹轩哪里知道,方丈老和尚现在也是有苦难言。 引魂钟哪里是能轻易敲响的,一旦被敲响,就必须给吸引而来的阴魂鬼神一个交代,不然全寺上下的活人,就等着承受来自阴魂鬼物的怒火吧。 正在这时,又是一声钟声从大殿里传出。 曹轩来不及再问,赶忙向大殿内跑去。刚进大殿,就被再一次敲响的钟声震的脑袋发晕。 大殿内,一个肥头圆脸的和尚正立在法钟旁,推着撞锤撞向法钟。而在法钟不远处,倒着两名战士,正是曹轩安排的人。 “快停手!” “当……” 曹轩的话几乎和钟声同时响起,然而洪亮的钟声完全将他喊出的话所掩盖。 曹轩只觉得耳朵翁翁地响,脑袋更加昏昏沉沉,身子也晃了几晃差点摔倒。 曹轩摇了摇脑袋,让自己昏昏沉沉的脑子保持清醒,他现在有些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会昏倒在地,这钟声一定有古怪。 “当……” 又是一声钟响,曹轩再也坚持不住摔倒在地。他觉得就像是有无数只苍蝇在他脑中飞来飞去,嗡嗡地响个不停,眼前的景象也开始变得模糊。 曹轩知道这是要昏迷的前兆,然而此刻他必须要阻止那个胖和尚继续敲响法钟。曹轩使劲咬中自己的舌尖,一阵疼痛让他恢复了些许清醒。 他挣扎着从腋下摸出手枪,瞄准那个敲钟的胖和尚,费力地扣下了扳机。 “砰!” 子弹从枪膛射出,然而在快要射中胖和尚的时候,却被胖和尚身前突然亮起的蓝色光壁弹开。 “砰,砰,砰” 曹轩再次连开三枪,就见蓝色光壁也是连闪三下,三颗子弹和先前那一发一样,都被弹开,射中墙壁。 而那个胖和尚,从始至终都没有看曹轩一眼,推着撞锤再次撞向了法钟。 “当……” 曹轩终于再也坚持不住,昏迷了过去,在他即将失去意识的瞬间,依稀看到整个大雄宝殿被金光照亮。 …… 戌时刚过,丹炉里飘出了一阵异香。 清风子立刻从地上跃起,运起内息,挥出一掌将火灶里燃烧的木柴拍灭。 大虎依然手握剑柄一动不动地立在丹炉旁,不过挡在他身前的灰色雾气,在包裹着丹炉的火焰消失后,便飞散开去。 清风子伸手扶住大虎,想要将他扶开,却发现大虎依然紧紧地握着剑柄不松开。细看之下才发现,大虎全身僵直,已然昏迷了过去。 清风子摇了摇头,这次真难为了这小胖子,要不是他关键时候握住镇压丹炉的七星剑,坚持了一个多小时,也就不会有了现在的炼药成功。 接下来,只要收丹不出意外,这生魄丹就算练成了。现在也该让这小胖子好好休息一下了。 清风子左手托住大虎后背,右手掐了一个法诀,轻轻在七星剑身上一点,七星剑便被从木盖子上拔出。失去了七星剑的支撑,大虎的身子也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清风子托住大虎的后背,轻轻地将他放在地面,在他身上几处xue道上点了几下,便转回身看向丹炉。 被烧红的缸壁渐渐冷却,变得更加黝黑。而失去八卦镜和七星剑的木盖子,也被缸口烫出了一圈焦黑。 清风子伸手点在木盖子上感受了一下温度,便猛地将木盖子拍飞。瞬间,一团雾气从小缸内喷出,异香扑鼻。 而装着材料的白瓷小罐也随着雾气一同飞出。清风子原地跃起,隔空对着白瓷小罐拍出一掌,白瓷小罐便横着飞了出去,稳稳地落在之前准备好的香案之上。 清风子没急着打开小罐,此时瓷罐未凉,丹泥还未凝固,所以不能轻易开盖,以免药性流失。 又过去一刻钟,待瓷罐余温消散,清风子握住白瓷小罐轻轻晃动了一下,见没有声响,才轻轻将盖子揭开。 小罐内壁洁白光滑,只有底部粘着一层薄薄的褐色药泥。 清风子用竹片将药泥轻轻刮下,倒入掌心。忽然清风子皱紧了眉头,马上盘坐于地,此时他掌心中的药泥,就像是水蛭一样,不停地将他体内的真气吸入其中。 清风子立刻就明白了原因,鬼物形成的灰雾罩子不仅隔绝了引魂钟的钟声,同时也隔绝了外界的灵气,才使得这药泥像一个喂不饱的孩子,疯狂地吸收着自己体内的真气。 随着体内的真气不停地被药泥吸走,清风子感到自己越来越虚弱,而掌心中的药泥却一点停下来的意思也没有,只能咬牙忍耐。 当清风子一身的真气被药泥吸的一缕不剩的时候,药泥虽然停止了对清风子真气的吸收,却旋转着飘了起来。 顿时清风子感觉周边阴风四起,飘在空中的药泥就像一个漩涡一样,将四面八方的阴邪煞气吸了过来没入其中。 那些阴邪煞气,便是四周阴魂身上的灰雾。 随着丹泥不断吸入阴邪煞气,它旋转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几息之后,清风子听到一声脆响,那鬼物形成的灰色雾罩消失不见,想必已经被空中旋转着的药泥吸了个干净。 然而药泥却没有半点凝丹的征兆,依然旋转个不停。而且更加让清风子不敢相信的是,此时这团药泥真的变成了一个漩涡,不仅还在不停地吸收更远处的阴煞之气,而且四面八方的灵气也被它吸入其中。 随着吸收范围越来越大,整个明镜湖畔飞沙走石,狂风大作。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空中已经乌云密布,当滚滚雷声响起时,才将震惊中的清风子惊醒。 清风子抬头看着天空中的异象,心中暗叫不好,这难道是传说中才会出现的丹劫? 清风子呆呆地望着天空中越聚越厚的乌云,此刻他心里五味杂陈,他有些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炼制的是什么玩意儿,居然会引来近千年不曾出现的丹劫。 这种情况下,他虽然苦修多年,终究还是一介凡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了。 当药泥形成的漩涡,变成一个巨大的黑球的时候,一道闪电划过夜空,劈中了药泥形成的巨大黑球。 立刻黑球上电光闪耀,一道道电蛇在黑球的表面上钻进钻出,黑球立刻便停止了旋转,开始向内收缩起来。 当第二道闪电劈中它的时候,黑球的体积已经变成之前十分之一的大小,不过质地却显得更加紧密,色泽也变的更加的黝黑。 第三道闪电过后,天空中乌云开始消散,露出了一弯月牙。而黑球此时才看上去像一枚丹药,已经变成弹珠般大小,缓缓地从空中落下。 清风子面露笑容,伸手将落下的丹药接在掌心。 这是一枚黑得发亮的丹药,漆黑表面上有着三道电光流转,就像是三道夜空中的闪电。 丹纹! 居然是传说中的丹纹! 而且还是三道丹纹! 传说一纹可提升丹药一倍的药效,两纹可提升十倍的药效,而三道丹纹可提升百倍。 这枚丹药如果还是生魄丹的话,那服用之后该生出多么强大的七魄啊! 此时的清风子,死死盯着掌心中的三纹丹,脸色也是不停变换,不停地将掌心中的丹药握紧又松开。 脑中不停地生出各种想法,诱惑着他将这枚丹药据为己有,却同时又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警告他,让他不要这么去做。 三纹丹对于如今的修道之人来说,简直就是无上至宝。即便是一枚毒丹,其中也蕴含着大道奥妙,可以让修道之人感悟一生,用来快速提高境界。 更何况此时清风子掌心中的这枚丹药,很可能还是一枚可以服食的三纹生魄丹。 就在清风子内心痛苦挣扎的时候,一个虚弱的声音传来,“清风……师兄,丹药炼成了吗?” 这个声音让清风子顿时醒悟了过来,让他想到了自己炼丹的初心,也明白了自己刚刚是被心魔所惑,差一点毁了道心。 清风子来到大虎身边坐下,捏着丹药递在大虎眼前,“是不是很漂亮?” “是很漂亮,就像一颗朱古力。” 清风子被大虎的话逗乐了。 难怪这货会是个胖子,任何东西在他眼里,第一印象都会被这货联想到吃的上面。 “不过,我也不清楚它现在还能不能叫生魄丹,也许还真向你说的一样,是一颗巧克力豆。” 说完,从大虎裤兜里摸出那个丹药葫芦,将丹药装好后,又塞回了大虎的口袋。 “丹药交给你了,掉了我可不负责。累了一晚上,现在老道我也要躺上一会了。” 说完,清风子便在大虎身边躺下,望着天空中的月牙,心情也无比的舒畅。 修道一途,劫难重重,循环往复,不达太上,不死不休。 想到刚刚,他又一次平安度过一劫, 心情大好, 当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