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灵异小说 - 都市观气师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 三清铃(中)

第三十章 三清铃(中)

    风建春望着盘坐在对面的灰衣老僧,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这老和尚只问了自己几句话,自己就跟着他来回到了虎xue寺的藏经阁。

    当时香烛店的张老板带着老和尚来到了风建春的别墅。风建春一开门,便认出这灰衣老僧,便是那日在虎xue寺扫地的老和尚。

    经过上次虎xue寺那对胖师兄弟的事情,风建春对虎xue寺的和尚没什么好感,便想着问明来意,草草应付一下。

    没想到老和尚一见到风建春,便直言问道:“小施主,可愿入我佛门?”

    风建春有些不悦,这老和尚莫非有病,找上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出家当和尚?冷着脸说道:“你是不是还想说我与佛有缘?”

    老和尚听后,却一本正经的说道:“小施主,所言不错,你正是与我佛有缘。”

    风建春心里暗骂:放屁!哥们受老子传承,又入太微门,要是有缘也是与道教有缘,和你这佛门有哪门子的缘。

    “大师,你今天如果是来我这里做客,我香茶奉上,如果是来劝我出家,您还是回去吧。”风建春原本还想请老和尚进屋坐坐,毕竟那日自己在虎xue寺中,受过这老和尚的指路之恩。不过现在听了老和尚的话,觉得话不投机,便不想再多交谈,准备送客了。

    “小施主,你已初具佛慧,为何还不放下这俗世中的烦恼?需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祖也曾说过,‘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为何还如此的执迷不悟?”

    “老和尚,你引经据典,不就是想让我放下一切,和你出家当和尚吗?我再说一次,我是不会出家的,你还是死了这份心吧。”

    “罢了,罢了,想必此因虽起,但缘法未到。既然施主心意已决,贫僧也不多劝了。只是希望施主能随贫僧回寺,贫僧有些话想和施主长谈。”

    风建春就这么着和老和尚回到了虎xue寺。

    ***

    风建春端起桌前的茶水,轻轻喝了一口,先涩而后甘,回味无穷,不由的轻声说了句“好茶!”

    老和尚轻轻笑了笑,又帮风建春将茶杯斟满:“此茶名为仙人掌茶,你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我帮你包上一些。”

    风建春细看茶杯中的茶叶,每一枚茶叶都是像是一位沉睡中刚刚醒来的仙子,在水中沉沉浮浮,舒展开身体,释放出一团绿意。

    “这茶为什么会叫仙人掌茶?”

    “此茶产自玉泉山玉泉寺,传说很早以前的一场战乱中,玉泉寺遭到洗劫,玉泉寺被烧,寺里的僧人死伤大半。此时,庙里出现了一位仙人,对着寺院中的空地,伸出手掌。随着手掌向上抬,空地里长出了一株株的茶树来。茶树越长越高,那些死去的僧人也渐渐活了过来。寺院里的主持顿时明白肯定与茶树有关,于是立即采茶煮汤给受伤和尚服用,不久喝了“仙茶”的和尚身体渐渐都恢复如初。于是大家跪地向那位仙人祷告,从此玉泉寺有了茶园,那茶树是仙人伸掌招唤出来的,制出的茶叶形状似掌,所以就把这种茶叫“仙人掌茶”。诗仙李白也曾饮过此茶,还曾作诗赞咏。”

    听了老和尚讲的故事,风建春这才明白了这茶大有来头,轻轻再喝了一口,也不知是心理因素,还是此时这茶才泡出滋味,只觉得比先前更香醇了几分。

    放下茶杯,对老和尚问道:“请问大师,您叫我来不会只是为了品茶吧?”

    老和尚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缓缓说道:“寒衣节那日,见施主在我寺门前做法普渡阴灵,贫僧就在附近看了一宿。起先只是认为施主大慈大悲,不忍见这些阴灵徘徊尘世再受磨难。说来惭愧,后来几日,贫僧每每思及那日情景,便再也无法入定。”

    端起茶杯,呷一口香茶,老和尚继续说道:“虎xue寺今日虽为名山大寺,却也如黄昏落日一般,寺中大多僧侣已被滚滚红尘迷了双目,蒙了心眼。他日贫僧圆寂,寺中便无一人能及老僧。那日见施主超度阴灵,实乃功德无量之举,你虽年纪轻轻却甚巨佛慧。原以为是佛祖不忍见我寺落难,因缘而生,来了施主你,贫僧便想将你引入佛门。可惜,施主你执意不肯,也只能作罢。”

    风建春有些不喜欢老和尚这种说话方式,说了半天自己都没搞明白老和尚叫自己来此的用意,难道只是叫自己来听他唠叨?

    “既然大师也明白我不会答应出家,你叫我来此又是为了什么”

    “施主莫急,老僧先给你看一样东西。”说完,老和尚起身从墙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实木盒子。风建春见盒子有些残破,想来应该很有些年头。

    老和尚用衣袖轻轻拂去木盒上的灰尘,轻轻打开了盒盖,将一只有着三叉戟的金黄铜铃铛拿了出来。

    “施主不愿入我佛门,想必修行的是道教功法。这铃铛名为三清铃,是我寺初祖传下来的。初祖曾留言,此物为道门法器,是一位道门高人遗物。如有一日,寺庙门前天象异变,阴魂聚会,三清铃响,便是此物物归原主之时。”

    风建春打量着老和尚手中的金黄铃铛,虽然想不起寒衣节那日是否到过铃铛声,不过听这老和尚的意思,是要将这铃铛送给自己。这铃铛看上去有些像是电影中,林正英用来捉僵尸的铃铛,能收藏在这藏经阁中显然是个宝贝,不过这老和尚平白无故送自己个法宝,到底是什么用意,风建春有些琢摸不透。

    老和尚端起茶杯,又继续说道:“此物今日送与施主,是为本寺结个善缘,将来本寺如糟劫难,希望施主能像这仙人掌茶的故事一样,出手相助。”说完,老和尚端着茶杯静静的看着风建春,等待着他的答复。

    风建春没有马上答应,盯着老和尚的双眼看了良久,“我如果不接受呢?”

    风建春才不相信老和尚之前的话,谁知道那是不是老和尚自己杜撰的。这铃铛虽然看上去是一件古物,不过如果为了拥有它,将来付出很大的代价,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更何况老和尚还说的这么不清不楚,这么大的一间寺庙,真遇到什么劫难,想来也不会是自己伸伸手就能解决的。

    见风建春没有马上答应,老和尚放下茶杯,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施主会有些顾虑,所以之前才希望能将施主引入佛门,这样你便是本寺中的一员,劫难到来之时,也就理应出手化解。只是此事因缘早已注定,也只能恳请施主答应。”

    风建春摇头笑了笑:“老和尚,你口口声声不离因缘,你就这么确定这因缘会落在我的身上?”

    “世间万有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是为缘起。寒衣节那日种种,便已注定了因缘,就像是一颗种在地里的绿豆,‘因’便是那颗绿豆本身,而‘缘’便是这颗绿豆日后生长所经历过的种种,例如绿豆经雨水灌溉得以发芽,经吸收土壤肥料得以生长,远离灾害得以存活等等,这便是‘缘’。你既然寒衣节那日,在虎xue寺门前的明镜湖畔作法超度阴灵,便如同在明镜湖畔种下了一颗绿豆,这因缘便已注定了。”

    风建春听后,有些郁闷,这哪里是种颗“绿豆”那么简单,根本就是种了“麻烦”。早知如此,那日就简简单单烧些表纸,不去抄什么经文了。

    现在看来,眼前这老和尚是铁了心不会放过自己了。但愿慧觉老和尚能在极乐世界里,了解到自己的一番心意,保佑自己安然度过这不知所谓的“劫难”。

    不过,想来这劫难不会是容易的事情,别到时候自己挂了,那就只能去极乐世界找慧觉老和尚喝茶了。

    想到这里,风建春不由的对极乐世界有些好奇,和尚们经常给世人画张极乐世界的大饼,教人们行善积德,那这极乐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和当初老子去的“本源”是不是一回事情?

    想到这里,风建春对老和尚问道:“大师,佛经中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真的存在?”

    老和尚有些意外,不明白刚刚自己求他出手相助,他还没有答复,而此刻却问起了西方极乐世界,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跳跃性思维?或者是这年轻人想要考校一下自己。

    老和尚思索了一下,答道:“有肯定是有的,只是不是世人所想象的那样。就像阿弥陀经说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既然没有苦,哪里会有乐,极乐世界的众生,根本就没有痛苦,怎么会有快乐。所以每个人所谓的苦乐,只是人们自己的分别。正因为世人都执着,看不破无明妄想,所以有了欲望,也就有了苦乐。佛陀也没有说过自己是极乐,只是对苦难众生来说,佛陀的世界没有痛苦,也就成了极乐。所谓极乐,无非是让人们摆脱痛苦。等人们真正摆脱痛苦了,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乐。”

    风建春听的似懂非懂,不过却听明白了一点,极乐世界是一个没有痛苦快乐的世界。

    老和尚见风建春皱眉沉思,又继续解释道:“《金刚经》所说一切皆空,这空便是教世人看破无明妄想,抛开“有”“无”,去看事物的本质。就像高山大河,那只是世人叫它‘高山大河’,将事物概念化了,这便是世人的无明妄想。你说它有,它便是有,你说它无,它便是无。不管有无也都是无明妄想,所以经书中才又有‘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八不偈之意,只有离此“生灭断常一异来去”八偏,才能彻悟诸法,终达佛果妙觉。所以才有‘诸法皆空’、‘一切皆空’、‘一切之有为法与无为法,毕竟为空,名为毕竟空’。真正的极乐世界便是‘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