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京城来人
幽州绝不是任由蛮族收割的草场! 李振江现在恨不得跟蛮族干上一架,让他们知道谁是孙子,谁是爷爷。 不过,现在的军队整体素质虽然提升了一大截,但是与蛮族的铁骑想比,还是远远不足。 幽州,或者说整个大楚,拉车的马匹不少,可是适合作战的战马却少得可怜。整个幽州军仅仅有一万骑兵。 对于普通人来说,步兵对抗骑兵,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 提高军队素养告一段落,如何为军队弄到更多的战马也是一个问题。 最好的战马自然是生长在蛮族居住的草原上,少来少去的走私买卖,李振江还能通过那些黑商获得。可是,一旦成了规模,必然会引起蛮族高层的注意,战马最终也走不出草场。 发展热武器其实是对抗这种原始战争最好的方法,而且在老李的寿宴上,李振江见识到了最早的热武器,火绳枪。 这个时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偏离了固有的轨道,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 这也许就是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变化,导致汉朝没有出现,匈奴也没有被汉武帝赶得跟个兔子似的到处跑。自然,也没有西迁的匈奴对西方文明的冲击。 可以说,西方文明避免了一次文明的毁灭与重建,文明没有断层,发展到现在,出现热武器似乎也合情合理。 现在的蛮族属于那时候匈奴人的后裔,他们一直盘踞在北方广袤的大草原上,从未西进过。他们不知道,在西方,已经出现了他们铁骑的克星。 如果他们知道热武器的萌芽,不知道还会不会如此淡定的与大楚每年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会不会毅然的西进,将处于萌芽状态的西方工业毁于一旦。 李振江不清楚,不过,他相信蛮族不会相信自己的不败铁骑会败给一根小小的,会喷火的棍子。 想到了热武器,李振江顿时感觉到了一丝压力。 手中的金属冶炼技术必须要投放到实际当中,同时工业的基础也要着手建设。 根据手中现有的知识,建造出最原始的蒸汽机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不过限于材料,限于加工技术的精确性,现在根本不现实。 出海已经被他提上了日程。 等到这个冬天一过去,他就要安排人手去大海的另一端,也就是南美洲。那里是橡胶的原产地,他不仅要让他们带回成品,更是要将橡胶的种子带回来。 有了橡胶做密封圈,工业才可以说真正踏上正轨。 不过,这是一个过程,急不来。 如果一切顺利,后年年末,第一批蒸汽机就会问世,但是要想工业机械跟得上发展进程,还需要再等上六年左右。因为橡胶从种下再到可以产胶,这段时间一共需要最少六年。 也就是说,至少八年内,工业别想着会大踏步的前进。 时间来到了九月一日。 这天一共发生了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第一批成品玻璃问世,李振江立即安排人手分成两拨,分别前往京城和金陵,在这两个繁华之都进行拍卖。这一来一回的,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他派人出去一趟自然不只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采购物资。 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临海。 李振江派人与那里的海商进行沟通,希望海商能够用船只渡海为他运输一批铁矿石。 幽州境内也有铁矿,不过出产和用途都受到了朝廷的节制,李振江想要将将士们的装备上下置换一遍的想法很难在这里实现,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将目光放在了海上。 不过,海上有一个弊端。通往幽州的海域海盗不少,其中大多数都是由倭寇和高丽人组成的。海商想要平安的渡过几乎是痴人说梦。必要的武装冲突再所难免,所以,他交代过,可以付出高于市场一倍的价格购买铁矿石。 当然,物资不止这些,铁矿石占据了大头,另一个大头则是购买火油,就是石油。 如果风向允许,李振江打算给蛮族来一个火烧连营。 不过,北方冬天经常刮北风,再加上大雪,导致火攻不现实。这东西更适合春天冰雪消融,南风盛行之时。 换句话说,他今年打算不放弃一寸河山,要死守幽州城,等到开春的时候进行反攻! 他自己再强又有什么用,面对十几万铁骑也只能徒呼奈何。现在幽州军虽然打不过蛮族,不过换上新武器和铠甲,相信守个城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第二件事,可以说是卖玻璃顺带的。 什么人的钱最好赚?当然是女人和孩子。 穷疯了的李振江也不顾后院几个女人怪异的眼神,愣是将胸罩的原型给弄了出来,向几个女人解释了一下用途,在众女羞涩的表情中,他将这项艰巨的任务教给了柳晴。 从此,李振江旗下的女性用品连锁商店正式要与大楚百姓见面了。 不过,这些女人羞涩归羞涩,还是偷偷摸摸的给自己弄了好几个。 原本就雄伟异常的陈淑敏和秋儿,穿上胸衣变得更加波澜起伏,让李振江看的心痒痒。而还在发育的白婷婷,也不知道脑袋瓜子怎么想的,总感觉戴上之后大了不少,小丫头还故意挺胸抬头从他身边来回走过。 不过,平板萝莉再怎么挤也没用。李振江不是萝莉控,自然没兴趣。 第三件事,今天是剿匪的日子,前天举行了一次军中大比武,累计积分排在前两名的团获得了这次剿匪的光荣使命。 出发前,李振江又进行了一番热血沸腾的演讲,搞得众多将士恨不得现在就将万恶不赦的匪徒全部正法,以儆效尤! 最后,等到他将调查的各个匪徒据点交到两个团长手中时,第四件事紧接而来。 京城的人还是来了。 来到这里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京城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后果有多严重?老李不怀疑他才怪。 即使是亲生儿子,触碰了他的底线,也不行。 关于李振江这段时间的动态调查,在京城来人自以为保密中进行了,殊不知,他们刚一到幽州,李振江的人就已经发现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