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剧场停业
第三天晚上,演出继续,依旧是六点开始卖票,八点开始演出。 等到七点的时候,张川从售票处跑了过莱。 “禾叔,今天的票买的没昨天好啊,只卖了二百多张。”张川说到, “二百多张还不好,你膨胀了啊。”张禾笑道。 二百多张很正常,这个数字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 第一天演出是因为开业的缘故,第二天是因为有第一天影响的缘故,第三天业绩肯定会下滑,都在预料之中。 “不影响?”张川不太相信。 “一点都不影响,你好好干活。”张禾安慰道。 张川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把这里真正当成自己的地方了,愿意去关心。 八点时间到,演出开始,一切正常。 后台里面,老艺人们坐在一起,张禾也在里面。 “今天观众的反应和前两天不太一样啊。”张玉胜疑惑道。 “是有点不一样,今天比较平淡。”王兴强也说到。 “估计今天是星期天,明天要上班,大家心情都不好。”张冬雪笑道。 话音落下,众人也是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个很好的理由,解释了观众的情绪。 表演继续进行,下一场演出前,六点开始卖票。 七点一到,张川又从外面跑了进来。 “禾叔,今天的票还没上次卖的多啊,只有二百出头。”张川担忧道。 “别担心,你知不知道其他剧场连二百张票都卖不到,我们现在的情况很正常,只要能稳定在每天一百五十个人就可以了。”张禾笑道。 按照他的计算,只有演一场能有这些人来看戏,那么这个剧场就不会亏钱。 不亏钱就行了,张禾不指望用这个赚钱。 开剧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宣传老腔,不是为了金钱,要是为了钱张禾干啥不好,非得去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刘千润那几个剧场他已经打听过了,这些天生意比他还难做,不少人都来他这边了。 张禾对此没有什么同情,你们唱山寨,我唱正宗的,各凭本事。 “好吧。”张川点了点头。 等到时间到,表演开始,观众席上明显少了许多人。 站在后台,张禾眉头紧皱,一直到表演结束都没有松开。 “应该没事吧?”张禾在心里问到。 后面几次表演,人数依然在减少,虽然张禾嘴上说只要保持在一百五十个人左右就行了,但是谁不希望来看戏的人能越多越好。 “小禾啊,你发现没有,来看戏的人变少了?”张玉胜说到。 后台里的其他艺人都扭头看了过来,大家在舞台上表演,将观众席看的是一清二楚。 “我发现了。”张禾叹了口气。 “是不是人家听腻了?”王兴强疑惑道。 “有可能。”张冬雪点了点头。 张禾的心里也很是疑惑,最近这些日子,老腔的风头已经彻底过去了,电视上和新闻上也几乎没有报道了,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去。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功夫每天来听老腔。 华阴城区就这么多人,能来听戏的人都已经听过了,不爱听不想听的没来听,那也没有办法。 张禾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剧场开下去,让艺人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来表演。 接连好几场,门票卖的却是越来越少了,虽然每次少的都不多,但是经年累月下来也不少,就连剧场里面也出现了异样的声音。 老腔文化这个剧场里面,需要的人手也不少,打扫卫生的,整理舞台的,还有卖票的,还要有会计等等,这些人都是虎沟村里的人。 张禾办这个剧场,免不了要招聘,有些活没有什么难度,村子里的人都主动过来帮忙,张禾也没法拒绝。 反正都是要招人的,不如让自家人去做。 这些人都是奔着剧场能赚钱才来的,如今剧场的营业额明显下降,大家心里都有些动摇。 “剧场现在人越来越少了,唱起来都没劲了。”王兴强坐在后台凳子上,脸色不太好看。 其他的艺人们也都在四周,或是站着或是蹲着。 “这剧场还能不能开下去了?”一旁的张欢讥笑道。 他本来就对这里没什么归属感,干活也是随便干一干,见到剧场要倒闭,他是最高兴的,就不用每天呆在这里了。 “咋说话呢?开不开下去轮不到你说。”张冬雪训斥道。 张欢缩了缩头,神色不屑,但也没继续说话 都是张家的人,沾亲带故,张冬雪也是张欢的长辈,张欢不敢顶嘴。 “小禾,要是开不下去就算了,我们继续回去干其他的活。”一个村里人说到。 “不可能,咱们这个剧场绝对能开下去。”张禾坚定道。 这些变化是他没有预料到的,老腔明明很火,怎么现在就不行了呢? 现在每天的上座人数只有一百出头,对于这样一个剧场来说是有些少了。 跟艺人们发工资,给员工们发工资,有些入不敷出。 “是不是咱们走这条路就错了,要不就有人了唱,没人就不唱了。”张玉胜提议道。 他的意思是接活演戏,继续到处跑,以前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我看这个剧场干不下去了。”一个村里人继续道。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心里都产生了怀疑。 不能不怀疑,营业额是真正的数据,表明了一切。 “大伙还是坚持坚持吧,有我在,你们不要担心。”张禾鼓舞道。 他是老板,他不能说放弃。 “行吧,咱先继续唱戏,等不行了再说吧。”张玉胜说到。 刚开始的热情已然没有了,面对着越来越少的观众,对艺人们的表演热情也有很大的打击。 张禾心里焦急无比,晚上连觉都睡不好,整天都在想这些事情。 降低票价,不行,票价已经很低了,再低的话艺人们的收入就无法保证,剧场也没有办法顺利运营下去了。 继续加大力度宣传,一是没钱宣传,二是该宣传的也都宣传出去了。 张禾想着这些事情,悠悠睡去。 接连好几天,来剧场看戏的人依旧越来越少,最终停留在了一百个人左右,不上不下,始终都是这个数量,其中大部分是真正的老腔铁杆迷。 这些人是真的喜欢老腔,愿意花钱来听。 但是这个结果和张禾的初衷相去甚远,这样下去,对老腔起不到任何的宣传作用,也无法将老腔推广出去。 “今天演完,大家明天先休息吧,等开业的时候我再说。” 这天演出结束,张禾给众人说道。 “行,我们回去休息。”张玉胜几个艺人没有意见。 张欢一听终于不用在剧场待了,高兴的要死。 “小禾,没事的,咱们老腔以前不都没人知道,你也好好放松一下,最近大家都挺累的。”张玉胜拍了拍张禾的肩膀道。 等到众人全都离开了剧场,张禾一个人坐在观众席上,望着空荡荡的舞台。 灯光昏暗,他坐在第一排的位置,神色有些落寞。 做出停业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大家都挺累了,二是收入确实不太好,需要改变。 选择这条路,张禾没有后悔过。 想要让老腔走出去,必然需要商业化的运营,这只是开始,失败也是在所难免。 “禾叔,你一个人在这干啥呢?”张川从一旁探出头,悄悄道。 “你咋还没回去?”张禾笑道。 “禾叔,我等你,咱俩一块回去。”张川笑嘻嘻道。 不到二十岁的年龄,正是青春时期,有着使不完的劲头。 “给你放假你还不去玩,跟我有啥意思?”张禾拍了拍张川。 “有啥好玩的,华阴就这么大,能玩的我都玩过了,西安倒是没咋玩,渭南我也没去过,禾叔,要不你啥时候带我去渭南玩吧?”张川腆着脸道。 “想得美,还想去渭南玩,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呆在这。”张禾笑骂道。 “你看你,我还不如跟着德林爷,说不定还能出去玩。”张川嘟囔道。 不过此刻,张禾却没有功夫理会张川,刚才张川的话给了他一些启发,让他想到了一些问题。 “张川,我这个剧场要是关了,你可就又没地方呆了,打算干嘛?”张禾问到。 “回去念书,要不然……”张川的语气停顿了一下,“要不然唱老腔也可以。” “你吹牛吧,就你还唱老腔。”张禾故意道。 “我咋不能唱老腔了,那是我没学,我要是学了肯定能唱!”张川不服气道。 “行了,知道你能,回去吧。”张禾从座位上站起身,带着张川离开了剧场。 合上剧场大门的门锁,张禾回到了虎沟村。 第二天,张禾开着车进了城,来到了刘千润的剧场,打算进去看一看情况,结果一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刘千润的剧场居然关门了。 大门紧锁,看起来有段日子了。 “大哥,这咋回事?以前这块不是唱戏嘛?”张禾看到一旁有个男的,上前询问道。 “你说那个唱戏的啊?生意不好,都关门了,里面说是唱啥老腔,这年头大家都听流行歌了,谁还听这破玩意。”男子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