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一、什么是牵引 l牵引疗法是将外力施加于患者身体一定部位,通过牵拉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 l牵引疗法可用于脊柱和肢体,其中不同关节的牵引术需按不同关节的结构和生理需要分别设计和实施。 l脊柱牵引包括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牵引和用于颈椎病的颈椎牵引。 二、脊柱牵引疗法概述 1、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椎间盘: 髓核:半流体胶状物,正常状态下能吸收一定的压力和震荡力 纤维环:按同心圆排列组成,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l脊柱屈曲、侧弯时,椎间盘一部分受到牵拉(张力),另一部分则受到挤压; l当脊柱旋转时,椎间盘还会受到剪力。 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 l脊柱屈曲加旋转时同时受到张力、压力和剪力的作用。 l椎间盘退行性变; l长时间使脊柱处于某一方向的屈曲位; l震荡力反复作用于同一椎间盘; l体重过重 l均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从而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 2、牵引的作用机制 (1)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2)解除肌rou痉挛 (3)促进炎症消退 (4)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 3、脊柱牵引分类 (1)根据治疗部位可分为:腰椎(骨盆)牵引、颈椎牵引。 (2)根据牵引力的来源可分为:自身体重牵引、手法牵引、重锤牵引、动力牵引。 (3)根据牵引时患者的体位可分为:仰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坐位牵引。 (4)根据牵引时患者身体的方向可分为:水平位牵引、斜位牵引、垂直位牵引。 (5)根据牵引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时间牵引、短时间牵引。 (6)根据牵引的连续性可分为:持续牵引、间歇牵引。 三、腰椎牵引 l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疾患的有效疗法。 1、腰椎牵引的作用 l(1)预防、松解神经根粘连 l(2)缓解肌rou痉挛,纠正前屈、侧弯等继发性腰椎畸形 l(3)增加椎体间距,降低椎间盘内压 l(4)增加后纵韧带张力,促进椎间盘还纳 l(5)增加椎管容积 l(6)增加侧隐窝的面积 l(7)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 2、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症: l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变、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无合并症的腰椎压缩性骨折等。 禁忌症: 脊髓疾病、腰椎结核、肿瘤、有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的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断裂、重度骨质疏松、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出血倾向等。 3、腰椎牵引方法 l(1)自重牵引 l(2)骨盆重锤牵引 l(3)动力骨盆牵引 l(4)自我牵引 4、注意事项 l(1)牵引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嘱咐其牵引时不要屏气或用力对抗。对进行屈曲旋转快速牵引者,需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最好与骨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免造成损伤。 l(2)牵引时患者应取屈髋、屈膝卧位,以减少腰椎前突,使腰部肌rou放松,腰椎管截面扩大,利于症状的缓解。 l(3)最好在牵引前或牵引同时进行腰部热疗,以增强疗效。 l(4)胸背固定带和骨盆固定带要扎紧,但胸部固定带不应妨碍患者正常呼吸,同时应注意不应卡在腋窝,以免引起臂丛神经损伤。两侧牵引绳应对称,拉紧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