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气哭了
感受到杨秀气鼓鼓的神态,杨晨头也不抬,说道:“再给你一个星期,你好好学习一下,我会出一份这本书的试卷,合格后你再看下一本书。” 杨秀一句话也没有说,懒得搭理杨晨,别人的导师带项目都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杨晨倒好,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却反过来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解题,搞反了吧? 见杨秀不回答,杨晨继续低头看书,实验室里顿时陷入到一片沉默当中。杨秀很想离开实验室,不想与这个颐指气使的人面对面坐着,看着都心烦。 时间悄然流逝,只能自行思考解题。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杨秀先行离开,不想跟杨晨一起走,杨晨觉得无所谓,也没打算跟杨秀一起吃饭。 一周后,下午两点,杨秀没有去实验室,打算按照杨晨说的去听一下刘青教授的材料课。 课堂上,刘青教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的讲着,底下座无虚席。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学知识,杨秀有些跟不上刘青教授讲课的进度,只能赖着性子听,勉强能跟上。 第一堂课下后,中间休息了10分钟。第二堂课依然是刘青教授的课,这时,杨晨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稍微压低帽檐,将眉毛遮挡住,缓步走进了教室。 阶梯教室的人很多,没有谁注意到杨晨。杨晨选了一个靠墙的偏中间的位置坐下,认真的听着刘青教授的讲课。他现在材料学级别已经达到了LV4,但有时候也不能光顾着看书,还是要听听刘青教授对材料学的理解。 整堂课下来,杨晨虽然觉得讲得很简单,但也受益匪浅。材料学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以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前景,这些,刘青教授深入浅出地根据自身的经历讲了一些案例。 刘青教授的这些讲解是杨晨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令人稍感遗憾的是,刘青教授只讲了两唐材料课,接下来就是其它科目了。 下课后,同学们陆陆续续散去,杨晨缓步前往电气实验室。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杨秀已经对材料学感到有点厌恶了,尤其是那种枯燥的生活,整天对着课本学习上面的知识,解题,这跟高中拼命考试有什么区别? 杨秀慢腾腾的朝着电气实验室的方向走去,途中看到了一个背影,戴着蓝色的帽子,虽没有见过正面,但是也能猜出来应该就是杨晨,没有上前打招呼,而是默默的在后面走着。 不多时,杨晨和杨秀前后脚步入到了实验室。又是一下午悄无声息的学习,中间两个人没有说一句话,杨晨完全能够明白杨秀心中的想法,只不过他觉得,想凭这一个项目就掌握材料学肯定是不现实的。 材料学实验有很多不同成分的配比,绝对比课本上的知识简单一些。研制一种新材料,就是不断试错的一个过程。这种重复的劳动比解题更简单。 杨晨不想把杨秀培养成只会做实验却不懂得创造和理论的cao作员,少走弯路,对实验结果要能进行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