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抑郁症碰到暴力狂24
世界上所有的专家都会有常人难以理解的执着和偏激。 莫铭文醉心研究分离性心理障碍,也就是所谓的人格分裂。 他认为,人的性格不是先天形成的,而且后天客观事实造就的主观意识。 同一个人,人生经历不同,完全可以形成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而不同的个体,只要拥有相同的记忆,那么他们的行为模式思想价值观都会惊人的相似。 可这个世界上,人格分裂患者太少了,一个几十万人的城市未必出现一例,莫铭文找不到可以供他研究的对象。 理论知识再丰富,没有运用到实际案例中也只能是空谈,莫铭文开始把目标放在精神衰弱的患者身上。 没有病例,他就创造出病例。 现在都市节奏快压力大,患有精神衰弱和抑郁症的人不在少数,莫铭文通过多次催眠和心理暗示,激发他们压抑的情绪,让他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之下做出与平时性格不想符的事情,闹出了很大的sao动。 然而他的实验并没有成功,那些人只是一时错乱,只要暗示的作用被削弱,他们就会恢复原样。 他的实验失败了。 莫铭文反思了很久,他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实验体是价值观健全的成年人。 成年人的心智,思想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都已经形成固定模式,想要后天改变很难,心理暗示所带来的效果并不好。 于是,他开始把目标放在十三岁到十八岁的叛逆期青少年身上。 可这类群体大多处于天真任性无忧无虑的状态,少数有心理疾病,他接触到的案例太少,他只能尝试从网络上下手。